《心灵甘露(1)》收录了通过蒙医互动心理疗法治愈或受益的50例病患者的汇报,这是作者纳贡毕力格本人创建该疗法以来,十几年行医实践当中治愈或受益的上万患者中一小部分比较典型的病例,他们当中有晚期癌症患者、牛皮癣患者、类风险性关节炎患者、抑郁症患者及足以令现代医学措手无策的病患者们。为了便于读者们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每一个人的汇报后面都有作者本人所做的点评,对一些有必要的病患者进行了后期随访。在每一篇汇报后我们都附加了作者本人认为对读者心身健康有益的,从报刊、书籍、网络收集的《健康小知识》。读者通过认真阅读《心灵甘露(1)》,可以得到一定的心身治疗效果,它是蒙医互动心理疗法五种治疗模式的补充和延续。
这是一本结合生物基因理论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从人类认知的生理形式、群体和社会组织结构、人类文化的基因编码与复制、人类文化演化进程以及当下对于文化基因编码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当今世界的意识形态、文化正义、文化基因编码等问题,认为人类文化中存在着类似于生物基因的DNA结构,从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一切。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是2017年出版报告的续篇。该调查报告在No,1中既已说明,我们对中国卡车司机群体的调查将会持续开展三年,每年各出版一个调查报告,每个调查报告都有不同的侧重面。本次2019年出版的是第三《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是有关卡车司机调查的后一部,由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著。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是由传化慈善基金会支持的,由清华大学沈原教授组织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的针对全国6000万卡车司机展开全面调查的课题组。
《心灵甘露(1)》收录了通过蒙医互动心理疗法治愈或受益的50例病患者的汇报,这是作者纳贡毕力格本人创建该疗法以来,十几年行医实践当中治愈或受益的上万患者中一小部分比较典型的病例,他们当中有晚期癌症患者、牛皮癣患者、类风险性关节炎患者、抑郁症患者及足以令现代医学措手无策的病患者们。为了便于读者们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每一个人的汇报后面都有作者本人所做的点评,对一些有必要的病患者进行了后期随访。在每一篇汇报后我们都附加了作者本人认为对读者心身健康有益的,从报刊、书籍、网络收集的《健康小知识》。读者通过认真阅读《心灵甘露(1)》,可以得到一定的心身治疗效果,它是蒙医互动心理疗法五种治疗模式的补充和延续。
统计学习理论是研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机器学习的一种一般理论,属于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应用统计学相交叉与结合的范畴,其主要创立者是本书作者。统计学习理论基本内容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发展到比较成熟并受到世界机器学习界的广泛重视,其核心内容反映在Vapnik的两部重要著作中,本书即是其中一部,另一部是《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 由于较系统地考虑了有限样本的情况,统计学习理论与传统统计学理论相比有更好的实用性,在该理论下发展出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其有限样本下良好的推广能力而备受重视。
《高一志(Alfonso Vagnoni)与明末西学东传研究》是由金文兵著的,《高一志(Alfonso Vagnoni)与明末西学东传研究》以耶稣会士高一志译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高一志生平、著述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呈现“后利玛窦时期”(1610—1640)所传西学的规模、来源及影响。
1942—1943年,张闻天率领“延安农村调查团”对晋陕地区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这是中共历史上继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之后又一次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查。 《“延安农村调查团”兴县调查资料》辑录了张闻天晋陕调查中关于山西兴县十个村的调查资料,是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农村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晋西北农村在中共革命和日本入侵场景下所发生的激烈变动并揭示中共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具有巨大的价值。
《我的母屋我的家:摩梭家户口述史/泸沽湖摩梭家园文化书系》以口述史的形式,让41位生活在四川省泸沽湖边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经历的摩梭人亲自讲述自己故事,以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个人身份,实现和读者的跨时空交流,让历史活生生的呈现出来,使读者得以观察芸芸众生生活其间的复杂社会,集中表现摩梭人对于家屋的责任和义务。全书共20万字,还将采取文配图的方式,插入100余幅图片,将摩梭母系文化的特点更加生动的、真实的展现出来。
本论文集共收录14篇讲演稿和1篇录。讲演稿是罗兰教授于2006年至2014年间,在北京、成都、泉州、贵阳、大理等地参加会议、举办讲座、参与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的主要论文与讲稿的译稿;录是对罗兰教授的学术专访。这些文章尽显罗兰教授多年来在长时段史的人类学、物质文化与博物馆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