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
    •   ( 40 条评论 )
    • 胡桂香 /2017-03-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问题就一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计划生育不断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女性在这一生育政策当中不仅成为重要的节育动员对象,而且是这一政策主要的身体实践者和动力。胡桂香编著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把农村妇女置于现代化发展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一历史语境中,通过口述资料、田野调查与档案、文献资料的交互运用,试图展示计划生育这一历史性事件对农村妇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纳入自身的生活轨迹。同时,本书还试图揭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关联的,并将考察 公 私 领域之间的交融与冲突。

    • ¥99 ¥99 折扣:10折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普惠公共政策衔接研究
    •   ( 19 条评论 )
    • 何雄 著 /2016-1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普惠型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两类政策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田野调查基础上,对两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扶贫开发政策和新农保政策为例,实证分析两项政策在基层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基层计生工作造成的影响。对于两项政策如何协调提出了理论思考和具体衔接思路和机制,并提出新形势下计生家庭优先优待政策应转向注重家庭发展能力和社会保障的新思路。

    • ¥30.1 ¥35 折扣:8.6折
    •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   ( 116 条评论 )
    • 本社 编著 /2013-12-01/ 人民出版社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单独两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现提出如下意见。

    • ¥1.5 ¥2 折扣:7.5折
    • 人口转型期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   ( 9 条评论 )
    • 杨云彦 等著 /2013-07-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人口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口转型期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初步成果,围绕具体原则和目标,建立了分析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理论框架,并对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具有政策含义的研究结论。

    • ¥23.7 ¥30 折扣:7.9折
    •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
    •   ( 129 条评论 )
    • 梁中堂 /2014-09-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 ¥60 ¥60 折扣:10折
    • 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项目评估
    •   ( 12 条评论 )
    • 向德平, 程玲 /2016-02-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实践过程,总结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项目开展的成效及经验,探索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运作机制,提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 ¥35.5 ¥45 折扣:7.9折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
    •   ( 34 条评论 )
    • 蒋功成 著 /2014-06-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为主线,勾连起中国近代社会复杂的思想变迁,系统梳理了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这一具有特殊历史、科学和文化意义的学科之传播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优生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人婚姻、恋爱、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彰显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中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对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影响,对于人们了解优生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特点、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选材丰富,视点独特。

    • ¥35.5 ¥58 折扣:6.1折
    •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
    •   ( 24 条评论 )
    • 洪娜 /2014-04-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历程、旨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利益导向政策、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利益导向政策、引导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的利益导向政策、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等。

    • ¥22.1 ¥28 折扣:7.9折
    • 马寅初考
    •   ( 59 条评论 )
    • 梁中堂 著 /2015-01-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还原了关于马寅初与计划生育的历史真相,指出:“计划生育是*在苏联批援建工业项目和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背景下提出的与政府生产计划相联系的一个新概念,马寅初在中南海聆听了*关于政府要建立一个部门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讲演后,发言表态支持计划生育并写出《新人口论》,而不是*接受马寅初的建议实行计划生育。1958年到1960年,民主党派的《光明日报》和《新建设》先后两次批判马寅初的论著《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新人口论》作为该书的附录之一也受到了批判。所以,并不是马寅初因为主张节制生育遭到了批判,历史上并未发生过党和政府批判马寅初人口论的事件,马寅初受到批判和围攻的过程中也从未发现过康生、陈伯达的影子。”

    • ¥38 ¥38 折扣:10折
    • 流动生计与社会变迁:云南少数民族区域调查
    •   ( 44 条评论 )
    • 王云仙赵群 著 /2014-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基于云南昆曼公路沿线及其辐射的少数民族村庄的多次调研而进行的研究,阐述了中国在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大背景下,人们自主或被迫的流动如何影响和改变少数民族妇女和男人的生计、生活、身份,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的变迁。流动既是生计的策略和能力,也能呈现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本书试图对与流动相关的社会服务、土地利用的变化、边境贸易与旅游、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等方面提出政策分析和建议。

    • ¥46.6 ¥59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