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大藏经目录备考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的缘起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与黄明信先生、谢淑婧先生、丹珍卓玛先生共事于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少数民族语文组。黄先生主持《西藏历史人物手册》和《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等课题,两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在民族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刊行,本人承担的项目只有汉文部分按时完成,并收录在《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一书中,藏文部分因难度较大和自身学识功力以及时间等原因,未能按时结题。1997年,我调离北图,离开了与我共事的诸先生,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更没有了随手可得的参考资料的查阅,课题研究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几次放弃,几次重拾,甘苦自晓。
《媒介主持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研究》立足全媒体时代,以电视媒介传播的实践环节为基础,兼及电视媒介的特殊性和与其他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关联性,建构起中外节目主持传播的内在逻辑。并从宏观视角,归纳、总结出中外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在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博弈的未来前景。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大众社会角色,发展到今天,已远不同于以往的定位和范畴。巩晓亮所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传播学研究书系》敏锐地把握住了节目主持人这一市场概念,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主持人品牌的各种组成结构,以深厚的理论研究方法力图构建主持人品牌的运营系统,是本领域一次重要的理论建设。本书将主持人的关键职能定位于提高传媒界面的粘合力,也是基于经典研究范式的观点。立论严明,可读性强。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大众社会角色,发展到今天,已远不同于以往的定位和范畴。巩晓亮所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传播学研究书系》敏锐地把握住了节目主持人这一市场概念,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主持人品牌的各种组成结构,以深厚的理论研究方法力图构建主持人品牌的运营系统,是本领域一次重要的理论建设。本书将主持人的关键职能定位于提高传媒界面的粘合力,也是基于经典研究范式的观点。立论严明,可读性强。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大藏经目录备考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的缘起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与黄明信先生、谢淑婧先生、丹珍卓玛先生共事于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少数民族语文组。黄先生主持《西藏历史人物手册》和《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等课题,两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在民族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刊行,本人承担的项目只有汉文部分按时完成,并收录在《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一书中,藏文部分因难度较大和自身学识功力以及时间等原因,未能按时结题。1997年,我调离北图,离开了与我共事的诸先生,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更没有了随手可得的参考资料的查阅,课题研究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几次放弃,几次重拾,甘苦自晓。
本专著是 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子课题。 本书以百年中国播音创作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播音创作何以诞生、何以建立、何以发展的历史逻辑、社会需要、专业动力和人为努力。关注播音创作观念、创作目的、创作道路、创作方法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历程。关注不同历史时期播音创作的时代特点、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内容,彰显播音主持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媒介语言、有声语言艺术形式,追溯中国播音百年演变的历史脉络,审视其守正创新的传承特征,探究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应对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大藏经目录备考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的缘起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与黄明信先生、谢淑婧先生、丹珍卓玛先生共事于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少数民族语文组。黄先生主持《西藏历史人物手册》和《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等课题,两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在民族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刊行,本人承担的项目只有汉文部分按时完成,并收录在《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一书中,藏文部分因难度较大和自身学识功力以及时间等原因,未能按时结题。1997年,我调离北图,离开了与我共事的诸先生,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更没有了随手可得的参考资料的查阅,课题研究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几次放弃,几次重拾,甘苦自晓。
高长方、宋立主编的《播音主持语音发声教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播音主持吐字归音理论,下编论述播音主持科学发声理论,可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普通话语音发声》等课程教材使用。本教材采用“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个学习单元的体例编写,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基础理论,以理论阐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使学生理解理论,吃透理论,这样才能真正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发音实践。核心概念,将本章节当中很重要的概念、术语作以归纳,让学生学会用专业“术语”,专业“词汇”来进行学术探讨,有助于活学活用,养成严谨、科学的练声习惯。课后思考与练习部分,多采用经典的练声材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在材料后附有练习建议和练声指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大众社会角色,发展到今天,已远不同于以往的定位和范畴。巩晓亮所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传播学研究书系》敏锐地把握住了节目主持人这一市场概念,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主持人品牌的各种组成结构,以深厚的理论研究方法力图构建主持人品牌的运营系统,是本领域一次重要的理论建设。本书将主持人的关键职能定位于提高传媒界面的粘合力,也是基于经典研究范式的观点。立论严明,可读性强。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大藏经目录备考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的缘起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与黄明信先生、谢淑婧先生、丹珍卓玛先生共事于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少数民族语文组。黄先生主持《西藏历史人物手册》和《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等课题,两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在民族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刊行,本人承担的项目只有汉文部分按时完成,并收录在《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一书中,藏文部分因难度较大和自身学识功力以及时间等原因,未能按时结题。1997年,我调离北图,离开了与我共事的诸先生,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更没有了随手可得的参考资料的查阅,课题研究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几次放弃,几次重拾,甘苦自晓。
《媒介主持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研究》立足全媒体时代,以电视媒介传播的实践环节为基础,兼及电视媒介的特殊性和与其他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关联性,建构起中外节目主持传播的内在逻辑。并从宏观视角,归纳、总结出中外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在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博弈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