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三)一书,收入了23—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40篇,“赏析”文章共50篇,写作概要及相关文章共14篇,总计104篇。目的在于借以丰富我们的新闻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帮助记者(通讯员)、编辑及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提高新闻采写技能,以便采写出更多的新闻精品来奉献给受众,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本书将获奖作品及“赏析”文章按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综合“赏析”共部分:消息部分共30篇;通讯部分共24篇;评论部分共26篇;综合“赏析”部分共10篇;附录与采访写作、新闻工作者修养有关的文章共18篇。按其发表时间由远及近,先原文,后“赏析”文章进行排列。
文章不厌千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善作不如善改。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怎样修改新闻稿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新闻事实的核实和修正,二是对新闻稿件中思想观点的修正。作者力求结合自己的实践,通过一些修改新闻稿件的案例,采取初稿和刊用稿对照的方式,进行评析,这样可以具体地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制作标题,而不能那样制作标题;为什么不能这样写,而应该那样写;为什么不能这样运用事实,而应该那样运用事实;为什么不能这样选择角度,而应该那样选择角度。这种对比法由虚变实,可能看起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敏锐地感触到记者编辑的思维方式,可以清晰地看到记者编辑修改稿件的心理路程,或许对大中学生、通讯员、青年记者在新闻实践中有所帮助。
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从业迄今已36年,他编辑、策划、主持的图书、丛书有数千种之多,由此写下的书评也有近百篇。作者从中挑选了19篇文章集成《书之重,评之轻》。陈昕从事编辑工作读每一部书稿必认真撰写审读意见:首先对全书内容做简要精到的归纳,条理清晰的辨析;随后针对主体架构和核心观点做客观谨慎的评价,以凸显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更立足于所评论的图书,联系与之相关的领域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三)一书,收入了23—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40篇,“赏析”文章共50篇,写作概要及相关文章共14篇,总计104篇。目的在于借以丰富我们的新闻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帮助记者(通讯员)、编辑及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提高新闻采写技能,以便采写出更多的新闻精品来奉献给受众,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本书将获奖作品及“赏析”文章按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综合“赏析”共四大部分:消息部分共30篇;通讯部分共24篇;评论部分共26篇;综合“赏析”部分共10篇;附录与采访写作、新闻工作者修养有关的文章共18篇。按其发表时间由远及近,先原文,后“赏析”文章进行排列。
作为对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这一主题的专题研究,《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研究/研究生培养研究丛书》分为三篇。 第一篇理论探讨篇,主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实际需求、框架设计、模式构建、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 第二篇实践探索篇,对研究生协同培养专题调查的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分别对高校校内协同培养研究生、校际协同培养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校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的不同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三篇对策建议篇,围绕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的主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提出了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