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是20世纪中国进入新时代创办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本杂志。它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 赛先生 与 德先生 ,并在 五四运动 中发挥重要作用,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本书以《新青年》为线索,对陈独秀从办报到参与建党一路实践其对国家与社会的革新梦想进行了总体概览,记叙了《新青年》是如何举起 文学革命 的大旗,引发并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同时叙述了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瞿秋白等《新青年》同人相识相交的故事,力图还原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作的人生抉择,展现他们对大时代背景下国家走向、社会进步、个人命运的思考和价值追求。
本书是大英图书馆与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I, AHRC)合作项目 学术图书的未来 (Academic Book of the Future)的部分成果,邀请了13位专家从出版业、学术界、图书馆、销售链等相关生态视角共同探家当前及来来的学术图书的发展环境。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出版人、书商、图书馆员分别讨论了编辑角色、同行评议、学术书店、开放获取、数字出版等学术书籍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极具多样性的真知灼见。 编著团队显然为此书的问世投入了大量精力,这无疑是一部符合当下需求的作品 对研究项目现阶段的目标问愿进行了强有力的思考 让人不禁期待该项目将如何展现其最终成果:学术图书究竟应当怎样发展才能满足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我们也许能在其中找到富有价值的答案。 利亚 泰瑟,《旧金山书评》
姜德明所*的《辅助美育(听姜德明说书籍装帧)》以时序发展为排列次序,主要反映几十年间书籍装帧的发展脉落。同时介绍书籍的装帧艺术,包括开本、用纸、插图和封面设计等书话。全书融合了作者的学识、见识和喜好,为现代文学研究保留和提供的丰富的版本知识和史料资源,同时又直接参与了知识的选择、评价和传播,为出版业推选佳作、累积精品,成为书香世界中的“精品窗”和“导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