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于阿德尔菲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它汇集了罗伯托 卡拉索在197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11篇关于出版业的著作。罗伯托 卡拉索在书中回顾了阿德尔菲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光辉历史。在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德尔菲出版社刚起步的时候,卡拉索谈及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出版社的特点,以及出版一系列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作品的策略。追忆往昔之余,他还博学地分析了政治、文化对出版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出版行业入木三分的见解 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到数字化普及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二十世纪文学做出了综合评述。
王志毅著的《文化生意--印刷与出版史札记》主要讨论了商业力量在中西方出版史上的作用,采用了比较的视角,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出版史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对早期中国出版史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图书史本身,对商业化的作用以及图书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的讨论相对较少,本书试图对此作一些尝试与探索。
《如何撰写和发表SCI期刊论文(第二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例举大量实例,并结合中国学者撰写SCI论文时常发生的错误和作者自己的写作经验,从如何构思到论文完成后如何投稿以及投稿后如何修改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特别强调要重视SCI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尽管本书力求全面和详尽,然而,由于各SCI期刊都有其具体要求,因此,要确定在递交您的论文之前通读作者指南,按照预投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格式化。但愿通过和大家分享我对SCI论文写作的理解和经验,大家会少走一些弯路。相信本书对许许多多亟需认识和掌握SCI论文写作的中国学者有较多的帮助。
《美国杂志出版个案研究/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分为杂志品牌个案研究、杂志出版发行集团个案研究、著名杂志出版人个案研究、杂志出版宏观管理个案研究等。
纸书就要消失,在阅读行为巨变的年代中,出版业者能做的难道只剩下祈祷……真的是这样吗?出版家老猫这次要告诉你,事情没那么单纯,我们也不用太悲观!从印刷术发明到科技网路的普及,知识的传递从手抄本一路演进,经历“信息大爆炸”之后,人类取得信启、的方式不断变化,虽然“书”的纸奉形式萎缩了,部分需求由其他形式取代,但老猫统整了二十多年来的观察心得,从阅读行为、产业趋势、文字的未来等方面着眼,精辟深入地分析“知识产业”的核心价值,并预告: ‘‘出版业不再是笼统混一的出版业。在高科技的冲击下,出版业拆散碎成千千万万个市场,这看起来像是个坏消息,可是这千千万万个市场,却正是出版业者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过去供给制的办报模式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再到组建报业集团,中国的报业正从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向国有信息产业过渡,这也是中国报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国报业制度变迁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中国报业体制变革的经济学分析)》是在魏峰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报业所呈现的快速发展的崭新现象。
何谓理性:辞典上讲属于判断、推理活动的范畴,或者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何谓理性认识,在认识论上,是指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感觉材料进行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和结论。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比感性认识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就可以较好地观察现在,予知未来,就可以较好地得心应手地做事,从容淡定地获取,就可以较好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导语 夏慧夷编著的《近代浙江出版家群体研究》对近代浙江出版家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进行归纳,从而深入研究近代浙江出版家的文化贡献和经营管理思想,并对浙江出版家群体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近代浙江出版家群体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共通之处与各自特色,辩证地看待近代浙江出版家的历史贡献和内在缺陷。为当代出版提供参考与借鉴。 内容提要 晚清和民国时期是我国出版业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浙江籍出版家,代表人物有张元济、陆费逵、沈知方、章锡琛、胡愈之、张静庐等。 夏慧夷编著的《近代浙江出版家群体研究》选取清末至民国的历史背景,以知名的浙江籍出版家为中心,通过“文化贡献”、“市场经营”、“社会转型”三个方面,深入研究近代浙江出版家群体在思想和行为上
在出版产业的结构性大调整背景下,全国高校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专业必须及时在教学计划和科研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对新型出版人才的选用标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数字出版学概论》在编写思路和章节的具体设计上均紧扣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撰写过程中既遵循学科规范,在知识的传授上力求全面和系统;又尊重行业的人才评估指标,力求《数字出版学概论》内容的编写及训练模式的确定都与行业考核目标相适应,以符合国家对数字时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建设,数字出版产品的类型和支持系统,数字出版物及其复合产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数字出版各类平台建设的技术,数字出版的信息检索与
本书从技术发展对版权影响的角度,回顾了300年版权历史中所遭遇的重大技术革新的冲击,以及版权法核心制度----合理使用----如何辗转腾罗并突围成功而形成当前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作者的讨论转入版权之战在数字技术环境中的升级---- 技术问题由技术来解决 的观点出现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书选择了搜索引擎与P2P文件分享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传输技术,详细分析了这些技术与版权的冲突。这种冲突恰证明了 技术问题技术解决 观点的破产,而版权法 加强版权控制 的传统思路无法引领版权法在这场版权之战中突围成功。本书作者指出,在作品的创作与文化产品的生产相分离的后稀缺时代,弱化在部分产业的版权保护而保留在另一部分产业的版权保护的思路可能提供了目前版权保护困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