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56个作家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 任意门 ,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事:关于你的一切》 在这本小巧的口袋书中,共有642个关于所爱之人的问题。比如,对方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方洗澡时喜欢唱的歌,对方给你讲过的笑话,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 思考
什么是新闻?我们为何急于交换新闻?为什么新闻总是耸人听闻?新闻的收集和传播方式怎样影响了政治和我们的生活?本书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本书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bookof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陈赓日记》是陈赓大将的日记,在陈赓同志去世二十多年后才首次与读者见面。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陈赓日记》题写书名。书中记录了他从1937年到1952年的戎马生涯。战火洗礼、风雨飘摇,这本日记得以流传下来与读者见面,弥足珍贵,它真实记录了我军高级将领陈赓同志在战争中的睿智、在生活中的情趣以及对党和革命的忠贞。令人遗憾的是长征无日记,陈赓同志自己也对这段记录的缺失悔憾不已,但身处革命年代的历史境遇中,能够有这样的文字流传于今,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书中还附有陈赓同志194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书写的自传,以及陈赓同志的书信和手稿,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本书是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在《广州日报》所开设的专栏《生猛广州?淡定广州》的结集,文章对广州城、广州景、广州人、广州旧俗进行了历史追溯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世事万千变,深藏笔墨间。作者世居广州西关,对广州城、广州人有着深刻的理解,生猛和淡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其对广州文化品位、精神内核的形象概括。散文之外,书中还附上作者有关岭南文化的论述及访谈,是抒情和忆述之外的理性补充。 ??一座城市温热的血脉,不是由宏大叙事架构的,更多是由生活细节所构成的。本书的文章带着有爱的怀旧情愫,以简洁具有人情味的文字,描绘广州的人物、风俗、史事等。读者展卷其中,就像漫步在广州的老街老巷,被唤起绵长的回忆,让人倍感亲切,倍感温暖。 ??这是一本了解广州的好书,不仅广州本土人需要一读,从外地到广州发展、生活或准
......
本书是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在《广州日报》所开设的专栏《生猛广州?淡定广州》的结集,文章对广州城、广州景、广州人、广州旧俗进行了历史追溯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世事万千变,深藏笔墨间。作者世居广州西关,对广州城、广州人有着深刻的理解,生猛和淡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其对广州文化品位、精神内核的形象概括。散文之外,书中还附上作者有关岭南文化的论述及访谈,是抒情和忆述之外的理性补充。 ??一座城市温热的血脉,不是由宏大叙事架构的,更多是由生活细节所构成的。本书的文章带着有爱的怀旧情愫,以简洁具有人情味的文字,描绘广州的人物、风俗、史事等。读者展卷其中,就像漫步在广州的老街老巷,被唤起绵长的回忆,让人倍感亲切,倍感温暖。 ??这是一本了解广州的好书,不仅广州本土人需要一读,从外地到广州发展、生活或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带来了第四次传播在这场中,互联网赋予公民的传播权力,将人类文明推向更的阶段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国家治理提出了紧迫的新课题李良荣编著的新传播对近年来互联网传播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研究,论题涉及互联网传播带来的新变革新挑战以及互联网传播下的国家治理问题全书由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组成,选题前沿观点清晰,内容涉及互联网传播研究的多个方面,对于读者了解互联网传播的ZUI新发展现状与趋势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议程理论、方法与跨学科研究》是一本关于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跨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的好书。?
《陈赓日记》是陈赓大将的日记,在陈赓同志去世二十多年后才首次与读者见面。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陈赓日记》题写书名。书中记录了他从1937年到1952年的戎马生涯。战火洗礼、风雨飘摇,这本日记得以流传下来与读者见面,弥足珍贵,它真实记录了我军高级将领陈赓同志在战争中的睿智、在生活中的情趣以及对党和革命的忠贞。令人遗憾的是长征无日记,陈赓同志自己也对这段记录的缺失悔憾不已,但身处革命年代的历史境遇中,能够有这样的文字流传于今,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书中还附有陈赓同志194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书写的自传,以及陈赓同志的书信和手稿,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