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新闻报道写作
    •   ( 12 条评论 )
    • 刘冰 /2025-03-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新闻报道写作 : 非虚构的力量》提供了一幅新闻报道写作的全景图,它浓缩了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融合了业界与学界、中国与外国、近代与当下新闻精英的思想精髓,对新闻写作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精练、生动、完整地介绍了新闻报道写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知识体系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呈现方式轻松新颖,简明易懂,易学好用。本书多角度呈现了中国媒体场域内的新鲜实践景象,案例丰富有趣,操作要点清晰易懂,可以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掌握新闻报道技术。

    • ¥69.5 ¥88 折扣:7.9折
    • 严肃对待新闻:新闻研究的新学术视野(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302 条评论 )
    • [美]芭比·泽利泽Barbie Zelizer) /2022-09-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学者在概念化新闻信息、新闻制作、新闻、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时有何倾向?他们运用了哪些解释框架来探讨新闻实践?他们在形成自己关于新闻如何工作的假设时借鉴了哪些探索领域? 在《严肃对待新闻:新闻研究的新学术视野》中,芭比?泽利泽探讨了新闻学术领域的活力问题,并将新闻作为一种专业、一个制度、一个文本、一类人以及一套实践进行检视。 《严肃对待新闻》指出,学者们始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固步自封,导致出现相互割裂的学术团体。本书次以整本书的篇幅批判性地审视了有关新闻的学术研究,并按照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列举,回顾了诸如社会学、历史学、语言研究、政治学和文化分析这样极其多样的领域对新闻学展开的学术研究,并对每个学科领域为盛行和被低估的研究进行了剖析。

    • ¥58.3 ¥79.8 折扣:7.3折
    •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
    •   ( 28 条评论 )
    • /2023-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法治新闻报道是记录我国法治进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媒体以专业报道打造精品内容、以法治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首先要厘清法治新闻的概念和历史,为此,本书 纵向 考察了与 法 有关的新闻信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媒介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该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语境下的报道,为此,本书 横向 排列了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等不同法律部门的新闻报道的特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做好国内宣传报道,还应重视国际传播,为此,本书梳理了以法治视角报道我国重大事件的方法和要点,分析评述了对他国新闻和国际事务进行报道的法治新闻实践。 本书一方面通过通俗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国内的受众提升法治思维;另一方面也通过真实直观的呈现,让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法治建设

    • ¥60.5 ¥89 折扣:6.8折
    •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报界研究:1931-194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迄今以战时日本报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
    •   ( 176 条评论 )
    • 孙继强 编著 /2014-06-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报界研究:1931-1945》是我国***以战时日本报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它尝试从新闻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日本的侵华战争,从而进一步剖析传媒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战时日本报界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终沦落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为侵略战争摇旗呐喊。可以说,这个过程是日本报界参与战争、宣传战争、推动战争发展的过程,是日本报界对政治屈服、迎合和协力的过程,它对塑造全民精神总动员、构筑战时精神、统一国民思想、推动战时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难以取代的作用。本书从传媒与战争的关系角度出发,厘清了战时日本报界的发展脉络,勾勒了日本报界由抗争到妥协、*终沦落为军国主义宣传机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考察了战时日本媒体 转向 的原因。同时,从政府、民众和媒体的互动中考察了战

    • ¥51 ¥75 折扣:6.8折
    • 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
    •   ( 344 条评论 )
    • 梁衡 /2018-10-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是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在新闻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2000年到2006年底,作者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策划和改稿记录,以及退休后为报纸写的少量时评。全书分明理篇、写作篇、编辑篇、策划篇、记者篇、夜班篇、标题篇、政治篇、记事篇、作品篇等,精选了作者任副总编期间对新闻工作的感悟和思考。本书是对梁衡新闻业务人身份的忠实记录。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 兼具思想性与实用价值。

    • ¥56.9 ¥78 折扣:7.3折
    • 电视新闻话语研究——以《十点新闻》为例
    •   ( 23 条评论 )
    • 冯德兵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依托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话语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考察了BBC《十点新闻》在话语行为、话语结构、话语实践等方面的特征,并着力探讨了BBC新闻中的“话语真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全书主要包括概论、作为机构话语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播报类型与声音呈现、电视新闻中的新闻标题、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场白、电视新闻中的指称关系、电视新闻中的采访片段、电视新闻中的同行采访、结语等内容。

    • ¥66.6 ¥98 折扣:6.8折
    •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 46 条评论 )
    • 赵振宇顾建明 /2019-03-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 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 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

    • ¥57.6 ¥128 折扣:4.5折
    • 央视财经密码——我们这样报道财经(经典案例,主创手记,披露央视财经秘辛。新锐理念,实用战术,全面解构财经报道密码。)
    •   ( 43 条评论 )
    • 郭振玺 著作 /2014-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12年,财经频道陆续组织了“打造央视财经体”系列研讨会,201 3年又连续召开了“提升专业能力骨干记者座谈会”,主要内容都是结合财经频道一个个具体的报道案例,研讨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在这些会上,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反复向大家提出同一个要求,那就是:提升专业能力,要“投入感情,保持耐心,进入圈子”。 这一要求,是在财经频道走过了开播的头三年创业阶段,进入专业化发展平台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2009年7月接到开办财经频道的任务,财经频道的同事们一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充满创业的激情和热情。2009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式开播。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创业,我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财经频道专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专业能力建设方面,节目选题进一步聚焦,调查式、研究式报道手段

    • ¥51 ¥68 折扣:7.5折
    • 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
    •   ( 280 条评论 )
    • 冯诚 著 /2018-06-28/ 新华出版社
    • 对于报刊纸媒来说,头版头条包括其它版面头条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镇版之作,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版面语言乃至写作水平。业内人士都明白,头条的位置和分量有多重要。本书是作者从事新闻行业多年来的新闻作品与采写手记的合集。作者选取自己采访、撰写、刊发于报刊纸媒头条位置的 30篇通讯、6组系列报道和5篇链接稿件原稿,配以采访撰写时的背景材料、过程介绍、细节处理,让读者对头条报道的采写背景、撰写技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作为广大新闻从业者、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参考读物。

    • ¥54 ¥72 折扣:7.5折
    • 新闻之理论与现象
    •   ( 21 条评论 )
    • 张友渔 著,芮必峰 编 /2018-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 ¥69.5 ¥88 折扣:7.9折
    • 新闻点子捕捉与把握——融媒时代新闻发现新论
    •   ( 37 条评论 )
    • 潘堂林 /2021-04-2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全书通过解析中外新闻发现精典案例,生动展示一条条新闻线索从幼稚到成熟、一个个选题从粗放到精品的演变过程,从而阐明新闻发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提高新闻发现力的途径和方法。客观事物所蕴含的传播价值因时因地因势而变,识别客观事物传播价值的标准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改变,但传播实践中公认的好新闻还是客观存在,并不是见仁见智。

    • ¥78.9 ¥98 折扣:8.1折
    • 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英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研究
    •   ( 86 条评论 )
    • 焦俊峰 /2021-07-1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批评语言学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为基础进行文本分析,研究新闻语篇微观层次的语言特征,如及物性、形态、名物化、被动化、互文性、情态、主位,以及微观的话语策略,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对现实有较强的关照性。本书以《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 》《泰晤士报》过去近40年间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上述三家报纸媒体过去近40年的涉华报道,研究这些报道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等主题中所呈现的报道数量的变化,以及其文本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揭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这将有利于中国改进和调整对外交往策略,从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正义、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

    • ¥54.8 ¥68 折扣:8.1折
    • 新闻学论集
    •   ( 13 条评论 )
    • 管照微芮必峰 编 /2018-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 ¥69.5 ¥88 折扣:7.9折
    • 记者写天下
    •   ( 3 条评论 )
    • 袁德礼 著 /2013-10-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同仁袁德礼,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尽管平时跑动不勤,各自忙着手头上的杂事,然而彼此都能惦记对方。记得26年前,我得知他的女儿袁靓患病全盲,他一下子掉进人生痛苦的深渊后,我曾上门探望抚慰过他。当他看到女儿喜滋滋地玩着我带去的“博士兔”等玩具时,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三十年前,他曾在团市委研究室写内参,我在《青年报》当编辑,经常碰头谈人生、谈创作。在我印象中,每次见面,总是见他满头大汗,不停地擦拭,说是从基层跑新闻才赶来。他是一个浑身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的人。他敢怒敢言、敢爱敢恨,生性热情好客,豪爽大气,很有悟性。他也是一个颇有才气、锐气的人,乐观开朗,不会轻易被人生悲剧击垮。一个月前我突然接到他的来电,要我为他60万字的新书《记者写天下》写篇序。尽管我很少为他人作序,尽管手

    • ¥53.7 ¥68 折扣:7.9折
    • 新闻采访十讲
    •   ( 36 条评论 )
    • 刘福利 王中伟 /2021-07-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包括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主要观念和具体的业务。 本书注重实用性,作者结合自己教授新闻采写课的经验,总结和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的主要的问题,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论述。 本书案例丰富,既包括知名媒体的报道,也包括一线记者、编辑的采编经历,有助于学生了解传媒实际运作,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同时,本书还选择了一定量的学生作品,增强了教材的地气。通过对学生新闻实践的点评,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为本书使用者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互联网对传媒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本书专门设置互联网对新闻业务的影响一章,从新闻线索的获取、用户生产内容的盛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挖掘和核实、在线采访、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作了介绍,并指出新媒

    • ¥56.3 ¥78 折扣:7.2折
    • 我是一名新闻记者
    •   ( 22 条评论 )
    • 安岗 著 /2015-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我是一名新闻记者》为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樊 亢主编的文集,记叙了我院新闻所原所长安岗先生为 新中国新闻事业奋斗的一生。全书分为四部分: 部分,初的新闻事业1935-1936,是安岗先生初入 新闻界的历史,访问了当初与安岗先生有过合作的一 批专家;第二部分,在根据地办报办通讯社;第三部 分记叙了安岗在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的经历;第四部 分同行笔下的安岗。

    • ¥84.5 ¥110 折扣:7.7折
    • 新闻报道与写作(插图第11版)
    •   ( 2608 条评论 )
    • (美)梅尔文 门彻 著,展江 主译 /2013-12-1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本书是被美国300多所大学所采用,泽被30万新闻学学生,培养了整整一代美国新闻人员的新闻学经典教材。 自1977年出版以来,本书之所以盛行不衰,除了随课堂与媒体变化时时增补修订之外,主要的原因是本书完备提供了新闻学学生成为职业新闻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从事各种媒体工作必需的技术;从事正确而含有信息的报道与写作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指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在内容安排上,作者首先为学生描画了记者的工作状态,然后介绍了新闻报道的结构要素以及写作技巧,接着强调了写作优秀报道需要遵守的原则,后描述了七个新闻条线的具体状况以及新闻报道会面临的社会层面问题,即新闻事业道德问题。 全书的写作风格也如新闻报道一般生动而信息丰富,书中大量运用真实的事迹、语录与照片,使学生仿佛受到了行业典范的言传身

    • ¥66 ¥88 折扣:7.5折
    • 公民权的话语建构——转型中国的新闻话语与农民工
    •   ( 61 条评论 )
    • 黄典林 著 /2017-06-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农民工是这一社会巨变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同时也是以发展主义为核心的改革进程中的边缘群体。在以*为核心的等级化公民权体系中,农民工群体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 他者 地位,如何修补这一群体所集中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裂痕,成为改革时代执政党-国家和以媒体为核心的公共论争的焦点之一。 《大众传媒与现代中国(第2辑) 公民权的话语建构:转型中国的新闻话语与农民工》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对执政党一国家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以及公共舆论围绕这一群体公民权状况的基本维度所展开的话语论争进行了系统研究。

    • ¥51.3 ¥65 折扣:7.9折
    •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   ( 11 条评论 )
    • 喻国明 主编 /2013-07-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3)》由喻国明教授领衔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课题组,秉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静态与动态相渗透的观察视角,着眼从媒介的生产结构和规模、传媒的盈利模式、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传媒经营本身的发达和利用程度,以及媒介消费特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搜寻、整合和挖掘我国现有的各种权威、经典的经济统计和传媒专业指标及数据,形成关于中国传媒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报告。本报告分为六个部分:主报告、分省报告、专项测评报告、研究专论、媒介年度观察、附录。书名中的2013指出版年份,指数报告实际研究2011-2012年的传媒发展,媒介年度观察为2012年数据。 该系列报告自2008年起按年度发表。 书名中的2013指出版年份,实际研究2011—2012年的传媒发展,观

    • ¥70.9 ¥88 折扣:8.1折
    • 新闻学总论
    •   ( 37 条评论 )
    • 邵飘萍 著,芮必峰 编 /2018-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 ¥59.8 ¥88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