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闻摄影教程(修订本)
    •   ( 1812 条评论 )
    • 谢琳 /2015-02-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在《新闻摄影教程》(2009)的基础上对整体内容做了修改,作者着重补充了简明摄影史,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与要领中有关现场勘查、新闻会场拍摄、手机拍摄等23种摄影技巧;在新闻图片编辑、新闻摄影体裁及文字说明写作、纪实摄影、数字技术与新闻摄影、实用课题范例等几大章节里均增加了很多优秀经典的新闻纪实专题佳作。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份丰富实用的寓教于乐的新闻摄影实践性教材。

    • ¥37.9 ¥79 折扣:4.8折
    • 中国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
    •   ( 16 条评论 )
    • 王晓培 著 /2024-08-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20世纪90年代开始,视觉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主导形态;我国新闻业经历多次转型,形成了全新的新闻秩序,视觉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议题。本书以视觉化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整合我国1990年以来新闻领域的主导视觉产品形态。通过对多样产品背后主导技术话语的归纳和提炼,并将其纳入技术可供性理论的分析框架,兼顾技术特性与新闻媒体的诉求关系,形成对技术话语变迁规律的总体把握。同时,本书还尝试从视觉技术话语的演变,考察视觉化对新闻边界和相关理论的解构与重构,为形成根植于中国的本土化新闻理论奠定基础。

    • ¥21.6 ¥48 折扣:4.5折
    • 新闻的价值:媒介技术与新闻专业主义/媒介与大众文化科普丛书/刘亚娟/浙江大学出版社/分析新闻背后问题的思考方法
    •   ( 1 条评论 )
    • /2023-1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系列丛书选择了10个人们日常中关注并参与的话题,力图通过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机制来引导读者认识复杂的文化现象,培养理论洞察力和批判能力。作为本系列中的一本,本书将分9个章节探讨当前的新闻技术与新闻专业主义问题,试图描述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新闻业态,回答新闻是否依旧重要,如何才能专业的问题。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技术革新、平台发展对新闻业的影响,点明“在网”向“在场”的转变对新闻专业主义推出了挑战;第二部分从行业回归人,讲述媒体人把关权力、职业荣誉感和经济获得方面的变化。作者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肯定了专业主义的价值、人的作用,同时也强调对作为非解药的技术的重视。

    • ¥35 ¥70 折扣:5折
    •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正版书籍,满额减,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邓康延梁罗兴 /2015-01-01/ 新星出版社
    • 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本书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

    • ¥159.5 ¥320 折扣:5折
    • 那些年 那些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故事【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付玲 /2013-12-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记录了新华社优秀的摄影记者们的工作状态、摄影作品,乃至人生经历。作者通过对新华社摄影记者个人群像的介绍和描述,也从一个侧面记叙了中国媒体职业摄影队伍成熟、发展、壮大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书中收录的不少新闻图片都曾是国内外各种专业摄影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具有很高的新闻史料价值、美学人文价值。本书为双色图文书。书中穿插200余幅新闻纪实图片,装帧设计典雅大方、新颖别致。

    • ¥36 ¥73 折扣:4.9折
    • 那些年 那些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故事【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付玲 /2013-12-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记录了新华社优秀的摄影记者们的工作状态、摄影作品,乃至人生经历。作者通过对新华社摄影记者个人群像的介绍和描述,也从一个侧面记叙了中国媒体职业摄影队伍成熟、发展、壮大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书中收录的不少新闻图片都曾是国内外各种专业摄影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具有很高的新闻史料价值、美学人文价值。本书为双色图文书。书中穿插200余幅新闻纪实图片,装帧设计典雅大方、新颖别致。

    • ¥43 ¥87 折扣:4.9折
    • 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   ( 8 条评论 )
    • (英)安德鲁·佩蒂格里董俊祺童桐 译 /2022-01-01/ 广西师大
    •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 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 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 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

    • ¥56.96 ¥128 折扣:4.5折
    • 传播的边界(大众之后赛博之前)
    •   ( 0 条评论 )
    • 曲慧|责编:王委//桑梦娟 /2021-12-01/ 中国华侨
    • \"本书内容来自作者近五年研究积累,在201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与 2020年完成的博后出站报告基础之上撰写而成,有丰富的理论创新与结合传播实际的案例。 本书核心内容是从媒介社会学的视阈中探讨移动互联技术支持下的媒介使用方式,是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远弗届。研究和观察证明,看似新的传播方式有着古老的传播逻辑,看似无限的传播技术存在着众多的社会性“边界”:时空边界、观念边界、代际边界是本书提出的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边界与内在隐喻的存在,是信息传播在后人类时代专属与人类的“障碍”或“秩序”,某种程度上说,是传播与技术之间的分野,也是信息社会流动中的基本脉络。 本书内容对传播学研究是理论上的创新,对传播学相关的学生是跳出原有框架的思考方式,对从业者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所以依赖的媒介社会学视阈

    • ¥24.7 ¥55 折扣:4.5折
    • 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   ( 0 条评论 )
    • (英)安德鲁·佩蒂格里董俊祺童桐 译 /2022-01-01/ 广西师大
    •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 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 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 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

    • ¥56.96 ¥128 折扣:4.5折
    • 电视新闻摄像 刘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刘荃 /2014-01-0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当代媒体新闻实践丛书:电视新闻摄像》共分为六章:章“电视新闻摄像概论”介绍了电视新闻及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视新闻摄像的技术基础”介绍了不同电视新闻摄像的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规范;第三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空间结构”分析了电视新闻拍摄的空间构造和结构特点;第四章“电视新闻摄像的镜头形态”介绍了电视新闻摄像中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第五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照明与色彩”介绍了电视新闻拍摄中基本布光照明和色彩处理的方法;第六章“电视新闻摄像的叙事策略”则从整体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的叙事和话语结构以及不同电视新闻类型的叙事方法。

    • ¥30.55 ¥71.1 折扣:4.3折
    • 阅读看见未来:对我影响的书
    •   ( 0 条评论 )
    • 魏甫华瘦竹 /2016-04-01/ 海天出版社
    • 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6周年、深圳读书月17周年,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受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的委托,特选取了36位深圳读书人,一人撰写一篇有关阅读的佳作的集成本书,向深圳生日献礼,为深圳文化助力。??本书的36位作者,都是享誉国内甚至国际的文化名人或企业家,包括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年逾七旬的知名作家何永炎,资深媒体人胡洪侠、张清,著名作家邓一光、杨争光,著名翻译家黄灿然,华为总裁任正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等。读者可以从本书里一窥深圳文化人和企业家的精神风骨。??36位读书人来自五湖四海,来到深圳后又见证了深圳的成长与辉煌,并成为深圳成长和辉煌的一部分。在书中,既有这些读书人关于“书荒”时代的记忆,也有对某部名著的深刻解读,还

    • ¥44.12 ¥89.24 折扣:4.9折
    •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
    •   ( 0 条评论 )
    • /2014-11-01/ 锦绣文章出版社
    • 本书的主人公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的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永久失踪,时年仅25岁。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他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在前线牺牲的新闻记者!他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让著名作家余华、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等人顶礼膜拜的人!本书作者从史料和研究的角度,将方大曾的经历梳理出来,从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 ¥39.7 ¥80.4 折扣:4.9折
    • 传播的边界(大众之后赛博之前)
    •   ( 0 条评论 )
    • 曲慧|责编:王委//桑梦娟 /2021-12-01/ 中国华侨
    • \"本书内容来自作者近五年研究积累,在201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与 2020年完成的博后出站报告基础之上撰写而成,有丰富的理论创新与结合传播实际的案例。 本书核心内容是从媒介社会学的视阈中探讨移动互联技术支持下的媒介使用方式,是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远弗届。研究和观察证明,看似新的传播方式有着古老的传播逻辑,看似无限的传播技术存在着众多的社会性“边界”:时空边界、观念边界、代际边界是本书提出的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边界与内在隐喻的存在,是信息传播在后人类时代专属与人类的“障碍”或“秩序”,某种程度上说,是传播与技术之间的分野,也是信息社会流动中的基本脉络。 本书内容对传播学研究是理论上的创新,对传播学相关的学生是跳出原有框架的思考方式,对从业者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所以依赖的媒介社会学视阈

    • ¥24.48 ¥55 折扣:4.5折
    • 光影怀柔(共2册)(精)
    •   ( 0 条评论 )
    • 编者:王铁瑛 /2019-10-01/ 中国摄影
    • 本书为“四季长城 ·美丽怀柔”全国摄影大展的入选作品集,摄影作品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四季长城美丽怀柔”全国摄影大展作品集》,下册为《“飞瞰长城怀柔起航”首届全国无人机摄影大展作品集》。书中的摄影作品为读者充分展示了北京怀柔包容、自信、美丽的城市魅力, 展现怀柔自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影视文化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画册内容对怀柔文化事业发展和长城文化带建设成就进行了大力宣传。

    • ¥188.1 ¥380 折扣:5折
    • 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 0 条评论 )
    • 宁海林 /2014-06-01/ 人民出版社
    • 在传统新闻媒体数字化转型以及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语境下,新闻图像的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且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即发挥着显著的议程设置作用。宁海林编著的《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以新闻图像的说服性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新闻图像的说服作用这条主线展开论述。通过较为系统、深入地剖析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揭示出纷繁复杂的新闻图像传播活动的内涵,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新闻话语研究。研究主要侧重围绕新闻图像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观者)三个大的方面来探讨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具体形成两个研究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 ¥74.6 ¥150.2 折扣:5折
    •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
    •   ( 0 条评论 )
    • 邓康延梁罗兴 /2015-01-01/ 新星出版社
    • 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本书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

    • ¥113.13 ¥227.26 折扣:5折
    • 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 0 条评论 )
    • 宁海林 /2014-06-01/ 人民出版社
    • 在传统新闻媒体数字化转型以及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语境下,新闻图像的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且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即发挥着显著的议程设置作用。宁海林编著的《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以新闻图像的说服性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新闻图像的说服作用这条主线展开论述。通过较为系统、深入地剖析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揭示出纷繁复杂的新闻图像传播活动的内涵,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新闻话语研究。研究主要侧重围绕新闻图像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观者)三个大的方面来探讨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具体形成两个研究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 ¥90 ¥181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