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2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   ( 8359 条评论 )
    • 刘海龙 著 /2015-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传播学科的历史不到百年,由于长期受到学科正当性赤字的困扰,其研究史常被各种神话所笼罩。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 ¥16 ¥32 折扣:5折
    • 报海杂忆(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   ( 54 条评论 )
    • 顾执中 著 /2020-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 ¥18.9 ¥42 折扣:4.5折
    • 新闻正义论
    •   ( 61 条评论 )
    • 何芳明 著 /2016-10-21/ 新华出版社
    • 作为一本新闻伦理学领域的著作,本书做了下列研究: 一、指出新闻正义研究的必要性:新闻实践中经常面临公信与私利、自由与责任、真相与隐私的冲突;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正义的新闻行为屡禁不止。 二、将新闻正义与新闻、新闻价值、正义、社会正义做了对比研究,梳理出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 三、归纳了伦理思想史上重要的正义思想(包括儒家伦理、基督教伦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康德的责任伦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自由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社群主义),对福利论、目的论、德性论三种伦理视域中的新闻正义进行了分析。 四、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在威权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等四种传媒理论视角中考察新闻正义。 五、研究了下列维度的新闻正义:新闻自由与新闻责

    • ¥16.2 ¥36 折扣:4.5折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
    •   ( 59 条评论 )
    • 董关鹏 邹细林 /2018-11-30/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板块定为前沿理论、纪录片实践、叙事表达、采访报道及编辑评论。前沿理论部分包括融合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创新发展对策;纪录片实践围绕伦理批评、心理机制、传播效果、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叙事表达板块围绕电视访谈、镜头表达展开;采访报道板块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传播;编辑评论板块通过文字编辑方法进行。

    • ¥20 ¥40 折扣:5折
    • 后真相语境下的网络舆情事件--网民情绪化传播现象研究
    •   ( 3 条评论 )
    • 袁奂青|责编:张珺楠 /2022-03-01/ 河南人民
    • “后真相”是于当今西方 政治现实中发端的传播现象。“后真相”舆情事件缘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闻失范。社会化媒体的兴盛是推动“后真相”舆情事件传播演变的重要力量,使之成为当下 为典型的媒介景观。在我国社会化媒体传播实践场域下,“后真相”舆情事件具有本土化特征,易发于社会公共领域,而非政治领域,并且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形成耦合关系,加之庞大的网民基数,呈现出网络围观和网民情绪化传播的狂欢现象。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网民情绪化传播的形成机制和传播影响。在“后真相”的语境下,探究我国社会化媒体舆论场中的事件客体、网民主体和媒介这三个因素是如何驱使网民将个人情绪与成见前置于事实真相,以及这三个因素的关系是如何导致网民情绪化传播现象的;进而,以网民情绪为研究基点,从事件、网民和媒介的关系的角

    • ¥15.6 ¥35 折扣:4.5折
    • 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编写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书籍】
    •   ( 2 条评论 )
    • 新闻编辑》编写组 编 /2017-07-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新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编辑教材,是在考察中国新闻编辑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新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结构安排主要依据新闻编辑业务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流程,一、二两章讲授新闻编辑的内容、性质和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与能力;第三、四两章从宏观上讲授新闻编辑业务内容,包括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以及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第五至九章从微观上讲授新闻编辑业务内容,包括稿件的选择与修改、标题制作、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多媒体编辑以及互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等。

    • ¥8.75 ¥18.7 折扣:4.7折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
    •   ( 3 条评论 )
    • 范松楠 /2024-07-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将价值基点确立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建构和实践内容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国环境传播。在理论建构部分,从环境传播的背景、主题、方法和视野几个方面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创见性地提出中国环境传播研究需要确立 以中国为方法 ,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视野,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命,发挥传播的文化治理功能,构建绿色生态文化。在实践内容部分,该书以新闻、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作为主要的分析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解析,提炼总结有中国本土特色且能够为世界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本土环境传播实践经验。

    • ¥18.9 ¥42 折扣:4.5折
    • 新媒体时代 李晓晔 中国发展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晓晔 /2015-03-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人们对于新媒体思考的速度,在这样一个变革剧烈的时代,我们如何看待新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更惯常的阅读方式也从PC转移到了移动设备。事实上,从纸媒的衰落,到网站的兴起,再到移动设备阅读平台取而代之,成为更大众化的主流阅读平台,这不会是一个终点。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介日益变化,而现在的微博、等也终将被更新的其他平台所取代,更方便、更快捷将会是永远的主题。 而现今的新媒体又是怎样的呢?新媒体人是怎样做新媒体的呢?怎样做平台,怎样克服海量信息对用户的冲刷,从中脱颖而出?到底是原创为王,还是跟随大流?《新媒体时代》涵盖了野马财经、正和岛、大智慧、环球老虎财经、DM理财、短裤视频、德林社等一系列知名新媒体的操盘者

    • ¥12.75 ¥27.22 折扣:4.7折
    • 新闻的逻辑 高明勇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高明勇 著 /2014-08-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重点新书——新闻的逻辑》,本书是新京报记者高明勇的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谈,收集了作者从业以来针对新闻写作撰写的文章六十余篇,从新闻生产、职业训练、媒介素养三部分分门别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闻写作经验,对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及新闻专业学生、文科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1.25 ¥24.02 折扣:4.7折
    • 媒体融合与主流价值:上海新闻评点精选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督查组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督查组 编 /2015-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媒体融合与主流价值:上海新闻评点精选(2014)》一书,有主题、有重点地精选了2014年的新闻评点和部分报道,从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侧面,记录了过去一年来上海新闻媒体推动融合发展、传播主流价值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也体现了新闻阅评工作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在促进新闻事业创新转型、健康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融合发展没有既定模式也没有普适经验,关键是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与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相比,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需求相比,我们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推进。一是传统媒体如何继续改进提升。这个空间还很大,要树立逆势飞扬的信心,下功夫破解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报道质量、提升引导

    • ¥18 ¥43 折扣:4.2折
    •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研究 文春英, 顾远萍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文春英, 顾远萍著 /2013-09-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大众传媒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手段,中国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和传播都离不开传媒的参与。同时,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也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大众传媒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传媒从业者、研究者和相关机构渴望了解、认知中国媒体。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大众传媒数量之庞大、受众之广泛世所罕见,传媒体制和运行体系也非常独特;另一方面,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社会制度的差异和受先入为主的偏见的影响,外国人对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了解和认知存在困难,有时甚至会出现偏差和错谬。为了使他们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认识我国当代的大众传媒,我们撰写了这本全景式地研究中国大众传媒发展脉络、现状、体制和运行体系的专著,以填补该领域的一项

    • ¥18 ¥43.37 折扣:4.2折
    • 媒介社区中的聚众传播【正版】
    •   ( 0 条评论 )
    • 罗自文 著 /2013-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媒介社区中的聚众传播:一种传播形态的新范式》在分析当前传播困境的基础上,以传播范式为切入点,探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可能的演变方向,最终构建媒介社区中的聚众传播范式。全文围绕“网络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传播形态”这一中心研究发问展开,通过四个部分论证了“聚众传播兼具信息传递的精准性和人的情感社会需求,满足了人作为个体人和社会人的双重需要,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核心观点。聚众传播是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将带来媒介社区的深入发展,从而影响当下的媒介生态和社会结构。媒介社区成为网络信息社会的一种基本结构单元,媒介社区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将形成一个巨大媒介社区“星系”,在这一过程中,现实社区和现实社会将不断地被吸纳或重组,其分化和重组的结果将成为媒

    • ¥20 ¥46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