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传播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
    •   ( 1454 条评论 )
    • 梁萍 /2021-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围绕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传播学现象,选取了16位享誉世界的传播学大师,把他们的观点以一种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方式介绍给读者。 本书以课堂演讲的方式,让每位传播学导师来讲解自己的传播学理论。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所选择的内容均是传播学经典内容,并且多与日常生活关联颇深。本书适合那些对传播学感兴趣,以及想要深入了解传播学经典的读者。

    • ¥59.3 ¥89 折扣:6.7折
    •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全三编)
    •   ( 399 条评论 )
    • 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 /2021-05-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文件汇编》一书收录历年来我国颁布的与新闻出版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全书按十个部分进行汇编,分别为 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规范性文件 综合类 规章、规范性文件 图书、音像电子网络 规章、规范性文件 新闻报刊 规章、规范性文件 印刷复制 规章、规范性文件 发行市场 规章、规范性文件 出版物进出口 规章、规范性文件 依法行政 规章、规范性文件 其他 。书中收录文件齐全,适合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及公众查询新闻出版类相关法律法规。

    • ¥89.1 ¥198 折扣:4.5折
    • 弄假成真:近代上海医药广告造假现象透视
    •   ( 284 条评论 )
    • 张仲民 /2023-05-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晚清上海报刊上的医药广告造假现象为研究中心,重点围绕近代的两个著名假补药燕窝糖精和艾罗补脑汁展开,兼参考民国初期的医药广告资料,注重讨论报刊医药广告的制作过程、叙述结构和修辞特色,医药广告的读者及消费者反应,名人代言的医药广告情况,医药广告中的借名造假现象等,并在近代中国的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打造的视角下检讨医药广告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如其对 东亚病夫 形象与记忆塑造的影响,藉此来讨论医药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导致的社会影响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希望与既有的医药广告研究进行区隔,同时也希望借助更为丰富多元的资料收集与较为细致的解读,能够补充和纠正之前的相关研究,填补相关研究中的空白。 自序 导论:晚清的广告论述 第一章 制造虚假广告 第二章 当糖精变为燕窝 孙镜湖

    • ¥64.2 ¥88 折扣:7.3折
    •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
    •   ( 1341 条评论 )
    • 苏精 /2018-05-01/ 中华书局
    • 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被渐次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近代,图书印刷方式的革命是个拐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尝试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并*终试验成功的过程,也即支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发新知爆炸、推动文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史。 通过全书十二章内容,对七个传教士建立经营的中文图书印刷机构和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建立发展的精细研究,作者勾勒一副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至发展成熟的完整而

    • ¥56.3 ¥78 折扣:7.2折
    • 管控危机
    •   ( 373 条评论 )
    • [英]斯图亚特·霍尔,等 /2022-09-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初的英国社会,在应对 行凶抢劫 现象时会走入? 本书从社会暴力问题所引发的政治、舆论反应和波及全社会的道德恐慌入手,深入考察了经济衰退、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共识瓦解和政治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英国社会文化霸权斗争和意识形态合法性重构的文化机制问题。 行凶抢劫所引发的道德恐慌,蕴含着一种针对社会秩序面临挑战和崩溃风险的焦虑和恐慌,其根源远远超出了普通街头犯罪行为所带来的治安威胁,背后蕴含的是对既有道德秩序和主导意识形态危机的深刻担忧。整个英国社会把暴力犯罪的 暴增 看作社会秩序整合失败,白人主导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二战以来通过福利国家政策确立的社会共识日益分崩离析的征兆。行凶抢劫以及媒体围绕这一议题所建构起来的道德恐慌成为深层社会矛盾的一个表征。

    • ¥60.8 ¥98 折扣:6.2折
    • 传教士中文报刊史(精装本)
    •   ( 107 条评论 )
    • 赵晓兰 吴潮 /2021-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传教士中文报刊介绍了相当丰富的西学知识,举凡数、理、化、天、地、生、医、农、文、史、哲、经、法、政治学、教育学、军事学,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到工程技术,无所不涉。其中,相当多的知识为中国人此前所不知,或较中国已有之知识先进。笔者曾细细翻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万国公报》、《格致新报》与《汇报》等多种传教士中文报刊,深感其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治新闻史、思想史、学术史,还是广义的文化史,都应高度重视这一资源。

    • ¥71.5 ¥98 折扣:7.3折
    •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
    •   ( 158 条评论 )
    • 吉原真里 /2024-04-07/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为一名日裔美籍学者,吉原真里面对亚洲(裔)古典音乐家在西方世界日益增加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现实,从自身古典音乐训练的经历、自己的亚裔身份出发,展开了这项 把自己作为方法 的民族志研究。本书以70多位亚洲(裔)音乐家的访谈为基础,探讨了古典音乐在亚洲传播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形式的本质,并考察了亚洲(裔)音乐家在白人主导的古典音乐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和阶级地位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经历、发展和成就。

    • ¥53.7 ¥68 折扣:7.9折
    • 雾里看花:谁的期刊 谁的评价
    •   ( 91 条评论 )
    • 朱剑 /2018-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作为 清华学报 独立精神丛书 作品,收录了朱剑编审十年来主要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的多篇文章,分为 学术研究 谁人评说 和 学术期刊 何以定位 两编。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热议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各方面的问题,这些文章不仅多有涉及,而且作者的眼光与见解,及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建构设想,可谓独树一帜。

    • ¥66.6 ¥98 折扣:6.8折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
    •   ( 460 条评论 )
    • 武斌 /2022-03-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简略地叙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过程,由近及远地记述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几次高潮,即汉代、唐代、元代和明清时期,重点讲述了海外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见解精深,是一本了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的简明读本。

    • ¥74.4 ¥120 折扣:6.2折
    • 政治传播: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
    •   ( 160 条评论 )
    • 【德】温弗莱德·舒尔茨 /2022-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政治传播: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成果》是德国政治传播学界的一本经典著作,也是一本德语政治传播教材。全书围绕政治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基于系统理论总结提出了开展经验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的媒介真实、传播与参政、选战、政治利益的传播管理以及媒体对民主的影响,读者不仅能通过本书来掌握政治传播的关键议题,也能更好地了解德国政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脉络。

    • ¥66.6 ¥98 折扣:6.8折
    • 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   ( 84 条评论 )
    • 罗昌勤 /2023-03-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生态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把多学科理论相融合,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本书共八章,主要是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新媒体发展框架内,将生态学思想与新媒体有机融合,进而提出新媒体生态的理念,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传播变化与挑战、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生态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联动、新媒体传播载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新媒体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视角。

    • ¥56.9 ¥78 折扣:7.3折
    •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员的视角
    •   ( 85 条评论 )
    • 全根先 /2019-09-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探讨了口述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着重对口述历史项目如何策划、口述史访谈如何准备、重点如何把握、文稿如何整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口述史访谈后期成果的评价问题,在国内尚属首次进行详尽探讨。实践部分,基于作者五年来的口述历史工作实践,选择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 我们的文字 学者口述史 等专题进行重点介绍,包括作者所做口述史访谈准备、采访提纲、文稿整理、采访笔记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 ¥56.9 ¥78 折扣:7.3折
    • “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发展报告.第一卷
    •   ( 69 条评论 )
    • 魏玉山 /2019-09-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为 一带一路 国际出版合作发展系列报告的卷,本书选取了21个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和地区,并对各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图书出版、报刊出版、数字出版、全民阅读等情况进行整体梳理。这些国家分别代表了出版业较发达的国家、有一定出版基础的国家以及出版业比较薄弱的国家三种类型,符合 一带一路 国家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报告》还收集了三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国在 一带一路 国际出版合作方面的成果。另外,《报告》还将各国的基本情况整理成表格作为本书附录,方便读者参考对比。

    • ¥53.7 ¥152 折扣:3.5折
    • 染墨的指尖:近代早期欧洲的书籍制作
    •   ( 775 条评论 )
    • [美]安东尼·格拉夫敦Anthony,Grafton) /2022-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从弗朗西斯 培根到巴拉克 奥巴马,历代思想家和政治领袖都曾经抨击人文主义者是不爱劳动的书呆子。而在这本赞美书籍制作的书中,享有盛誉的历史学家安东尼 格拉夫敦介绍了书籍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凌乱而复杂的细节,并邀请我们将近代早期欧洲的学者视为勤奋的劳动者。他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造就书籍黄金时代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编纂笔记、誊抄并修正文本与校样、筹备复本 他让我们看到,学者们的勤勉如何塑造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书本、专著和伪书。 《染墨的指尖》追溯17、18世纪的人文主义文本研究方法的转变,探究神学争论对16世纪学者所产生的、既是支持也是制约的影响。格拉夫敦在人文主义传统与智识创新、文本学习和工艺知识之间、在手稿与印刷品之间建立了全新的联系。 重要的是,格拉夫敦明确了一点:书籍制造的基本细节对思想史产生了深远

    • ¥80.2 ¥118 折扣:6.8折
    • 如何做一个好导师 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第二版)【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英)吉纳·威斯科著;王建伟译;车丽娟校 /2015-12-01/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研究乃学习之要旨,臻于解惑、释惑。于此之间,不管是研究项目还是撰写毕业论文,研究者(从事研究的学生)均切实需要导师给予质量高、力度大、收效好的指导。《如何做一个好导师?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第二版)》以近年来创新性研究及其成果为基础,加之导师指导这一专业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发展,对版全面升级,在跨文化指导、在线远程指导与反馈、学术导师的新角色,以及营建研究社区、维系学术关系等方面都有新的拓展。《如何做一个好导师?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第二版)》使你参与其中,并积极反思哿研究生、本科生研究指导的有效策略;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研究、创新性研究、著作类博士研究、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者多样性的管理;特别重视指导学生经历整个评审过程;兼收国内外研究,积累

    • ¥89.6 ¥199.1 折扣:4.5折
    • 记忆中国 闻串起的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3 条评论 )
    • 李泓冰 /2019-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一位人民日报从业30年的资深记者的数十篇新闻作品,滴水见日,管中窥豹,对中国的改革岁月作了微观回顾,也从央媒30年报道样式与传播手段的观察视角,反映80年代以来新闻语境的变迁和传播的与时俱进。作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均有采写经历,报道样式覆盖消息、通讯、人物、报告文学,时评、政论以及融媒体写作,还曾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既选取了与大时代、大改革、大事件相关的如三峡工程、九八抗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题材,也有与民生及人文温度息息相关的文物抢救、随迁子女教育、代沟问题、路边小店的生存与城市治理等,亦有突发事件如万载爆炸、强制拆迁、阜阳毒奶粉、动车追尾事故等深度报道或评论。这是一个从铅字照排时代走到媒体融合时代的记者的社会实录,不管传播载体

    • ¥67.9 ¥98 折扣:6.9折
    • 效应
    •   ( 427 条评论 )
    • 中璋 /2020-05-08/ 中信出版社
    • 《人民日报》 军装照 H5超8 亿浏览量,如何打造现象级产品? 特朗普 玩转 希拉里和媒体界靠的是民意还是操纵? 面对用户免疫,如何设计产品才能激发用户下单,、让产品得到疯传? 面对瘟疫、医患、不公事件下撩拨痛点的文章,大众如何做到不被消费情绪? 没有微博的周杰伦超话排前列,粉丝 被迫营业 的动力是什么? 我们总会屈从群体的看法而压抑自己的质疑,如何摆脱从众压力? 当下,互联网实现了信息零时差、零距离的传播。但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哪些是人为操纵的,哪些只是代表特定群体,这都需要我们好好甄别和判断。 这是一本解析中国近10年来热点事件传播逻辑的舆情学图书。在书中,作者针对网络舆论场中的100种个关键现象,结合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20余个学科,显而不浅地揭示了网络舆论的风险

    • ¥52.6 ¥79 折扣:6.7折
    •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
    •   ( 32 条评论 )
    • 官建文 等著 /2016-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官建文等*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既从理论上分析论述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形成演化,又从实际操作方面介绍舆情应对之方法与舆情信息平台的建构。研究者采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数据抓取等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对受众情绪与认知路径的影响,不同媒体不同终端舆情传播作用的异同,探讨 舆论之力 如何形成、如雪球般愈演愈大,如何利用认知框架影响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评判。在实用性上,既介绍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举措、法规,又从国内上百件典型案例的分析中总结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系统方法与策略,同时还具体介绍了包涵语词分析、情感倾向分析等技术的舆情监测信息平台如何构建。

    • ¥72 ¥88 折扣:8.2折
    • 记忆中国 闻串起的历史 李泓冰 著
    •   ( 2 条评论 )
    • 李泓冰 /2019-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一位人民日报从业30年的资深记者的数十篇新闻作品,滴水见日,管中窥豹,对中国的改革岁月作了微观回顾,也从央媒30年报道样式与传播手段的观察视角,反映80年代以来新闻语境的变迁和传播的与时俱进。作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均有采写经历,报道样式覆盖消息、通讯、人物、报告文学,时评、政论以及融媒体写作,还曾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既选取了与大时代、大改革、大事件相关的如三峡工程、九八抗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题材,也有与民生及人文温度息息相关的文物抢救、随迁子女教育、代沟问题、路边小店的生存与城市治理等,亦有突发事件如万载爆炸、强制拆迁、阜阳毒奶粉、动车追尾事故等深度报道或评论。这是一个从铅字照排时代走到媒体融合时代的记者的社会实录,不管传播载体

    • ¥65.6 ¥98 折扣:6.7折
    • 视听传播:主流媒体融合、社交、垂直、智能、沉浸、场景的逻辑演进
    •   ( 119 条评论 )
    • 曾祥敏 /2023-02-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聚焦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新闻视听的移动社会化传播变革实践,把握守正创新的原则,厘清 变 与 不变 的总体规律和创新要义。把视听传播置于移动互联网这一技术创新语境下,融入我国媒体融合战略背景,在中国媒体实践中探讨视听传播的创新变革。 本书在理论批判、实证分析、个案研究、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为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67.6 ¥98 折扣:6.9折
    •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
    •   ( 64 条评论 )
    • 刘伟伟 /2019-10-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大体上有政策过程、传播学和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既有的研究虽探讨了媒体议程、公共议程、政策议程的转化,但通常强调政府、媒体在设置议程上的优势地位,忽略了公民和公民团体自主推动公共议程向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转化的情况。本书关注抽象的媒体、舆论和政策过程背后的具体的媒体人、公众和政府官员的利益诉求和行动策略。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公众、媒体与政府的三方互动,以及公共议程、媒体议程和政策过程的相互转化。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在公众、媒体与政府的三方互动中,各方均有各自的诉求,谋求各自利益的*化,由此导致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结果。

    • ¥57.4 ¥68 折扣:8.4折
    • 理查德·鲍曼与表演研究
    •   ( 58 条评论 )
    • 王杰文 /2022-08-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 鲍曼(Richard Bauman)关注口头艺术的诗学,但他并不把口头艺术简化为民间文学 文本 ,而是把它作为 表演 。 表演 这一概念意味着特殊的交流模式或者框架,它包括了口头艺术的形式技巧、类型特征以及语用因素等。此外, 表演 意味着听众的参与。在口头艺术的表演中,讲述者承担了表演的责任,听众则具有品评的义务。 任何一个讲述者,都可能在表演或者不表演之间摇摆。 突破进入表演 表示他有能力承担表演的责任,但是退回到其他的讲述框架中来,就可能表示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与信心操控这样一个表演。表演或者不表演,意味着口头艺术的诗学中内含着政治学的问题。

    • ¥66.6 ¥98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