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王国》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她上个世纪50年代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从那时起就迷上了汉字。她总想弄清楚,一个个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一笔一划代表着什么?它们*初的形式如何?即便是*简单的 一 、 三 、 五 、 七 ,在她眼里也充满了神奇。后来她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中国古琴。当她回到瑞典,从事汉字教学时,就决定从汉字早期的形态讲起,并从这些字讲到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独轮车、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川、家畜与植物。结果是,这样的讲解产生了奇效,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对汉字的理解也变得轻而易举了。随着教学和学习的深入,林西莉越来越感到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人们在田野上并排种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什么更重要?是吸引人的情节,还是鲜明的人物? 文学导向的小说家强调以人物为基础,商业导向的小说家则强调以情节为基础。其实,好的小说在这两方面多很强。 《情节与人物》是一本案头写作指导书,帮你在创作时将这些关键的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本书,你将学会: 创造富有层次感的人物,他们有个性特征、自然特点以及身份背景 开发人物的情感经历,与充满激情的事件联系起来 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加快情节的推进 将情节与人物无缝衔接起来,创作出吸引读者不停翻页阅读的作品 通过大量有益的例子和亲切的指导,《情节与人物》拨开伟大小说创作的迷雾,教你掌握让人物充满生命力、让情节动力十足的有用工具。
扬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今本《方言》共13卷,675条,原文11900余字,体例与《尔雅》相近又有突破:每条先列举若干同义词,再用一个广泛通行的词加以解释,然后进一步说明这些同义词的细微区别、分属何地。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训释一般词语,卷四释服饰,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动物,卷九释车船兵器,卷十一释虫豸。此外,因编排思想与1900年后诞生于欧洲的方言地理学不谋而合,《方言》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有独特的价值。三全本在《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修订本)的基础上,对《方言》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书末并附《方言》地名信息表及词语笔画索引,以便阅读、使用。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第3册)/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1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该书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第四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北京大学在1959年
乔治 斯坦纳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人文批评的经典著作。本书的核心议题是语言、文学批评与人道主义(及反人道主义)。其辑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但都共有一个根本的主题 语言的生命。在斯坦纳看来,语言是文化的代表。而现代西方的几股非人道主义逆流(尤其是纳粹)导致了语言文化的滥用与污染,使西方文学的创作陷入 沉默 。因此,在经历了种种浩劫之后,语言及其相关的现实世界究竟该何去何从?批评家与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责任?
《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的新的观点系统研究汉字字形的文字学专著。本书从语言学以及世界各区域文字的宏观视野,阐述中国文字学的范围及新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书中明确了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了中国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史上的地位,解决了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重申了作者的 三书说 ,系统论述了汉字沿化、变革的历史,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以中高考病句真题为主要阐释对象,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体系贯穿其中,旨在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在解析病句的同时,帮助读者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本书把病句分为9大类61小类。每一小类涉及一个语法知识点,以 病例 诊断 解析 和 链接 四个板块来呈现。 病例 部分列举有代表性的两到四个病例; 诊断 部分给出修改建议,并指明病症; 解析 部分具体分析病况或探析病理; 链接 部分是相关知识点的系统介绍或延伸。
文言文是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必学必考的内容,加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提倡,文言文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文言文因其与现代白话文隔膜已久,学习不易,特别需要名师加以引导,指点门径。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点,怎样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会有哪些收获。
《标点符号规范用法19讲》主要依据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4-2011)。并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对出版物中常用的17个标点符号用法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翔实的归纳和阐释,同时对常见的隐讳号、虚缺号、示亡号、代替号、标示号等的用法作了简要介绍,每一讲都遴选了大量的典型示例(其中绝大多数是作者从阅读过的书报刊中遴选所得)。 对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形进行细致剖析. 并对其正确用法作出翔实说明, 同时对容易混淆的用法予以重点辨析。 此外,在个别章节还穿插了 温馨提示 标点趣闻 等内容遴选所得),对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形进行细致剖析,并对其正确用法作出翔实说明,同时对容易混淆的用法予以重点辨析。
《文言文启蒙读本》(精装)有文言文共340篇,每篇有原文、 文言知识 、 启发与借鉴 和 思考与练习 等板块。选文题材丰富多样:成语典故、历史故事、人物小传、风土人情等,凡所可录,无不录之。并从中引申出 关爱 的主题,朗朗上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一举多得。书中所用实词、虚词都是zui常用的,所及语法特点、句式特点,也都中规中矩。一些特意设计的微型练习,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思考中,认识、发现其规律。本书附录《文言文基础知识六讲》是对全书知识的复习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说文解字通论》是研读《说文解字》的教材,系统讲授《说文》之叙表、六书、部首、隶变、版本、体例、字体、重文以及小篆的写法,具有以下特点: 1.说解系统,条分缕析,如逐个讲解《说文》全部之540个部首,洵为研读《说文》之参考; 2.创见迭出,尤以"二书"说为卓荦,以之统辖"六书",解决了"六书"说不能囊括所有汉字构造类型的问题; 3.善用出土古文字材料,用"地下之材料"印证或纠正"纸上之材料",使学习者对《说文》的理解更为深入。
《文字蒙求》是清人王筠撰写的一本指导儿童识字的教本,从《说文解字》中摘取两千多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卷,并列篆文和楷书,依照许慎的解释再加申说。既可以作为指导识字的入门书,又因为其订正《说文》之处颇多,因此对于研读《说文》也有参考作用。 这次整理,一切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字头的小篆用图片形式以存真,其余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并给每个字头加注汉语拼音。一些字头下增加整理者按语,按语内容包括古文字字形及释义等,方便读者理解。书后制作汉语拼音音序和汉字笔画索引。
《汉字演变五百例(第2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这是一本普及性的汉字知识读物,内容是通过列举汉字几种主要字体中的一些字例,并对这些字例的字源绘写图解和浅释,力求简明形象地体现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二)本书共选取常用汉字500字(加上释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举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七种字体(其中有的已简化,另加简化字楷书,共八种字体)。金文的少数字用籀文或战国文字等字体代替。 (三)汉字的各种字体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本书只选摹其中比较典型或比较常见的一种为例。为避免烦琐,字倒不 注明出处。 (四)本书对字源的解释,多以文字学家有公认的定论为准;也有采用或参考某一家之言的;还有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由于本书
《语法修辞讲话》是汉语语法著作。吕叔湘、熙合著。1952年靠前版 1979年第二版。内容分为语法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标点等6讲。该书着重实际用例的分析,强调语言知识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是只说明一些术语格式,而是更重视分析语言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达到 匡谬正俗 的目的。该书以语法为中心,以语法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提出分别主干和枝叶的分析方法,用这个方法去辨识句子的脉络,从这个脉络来观察结构上、表达上的正误,也联系词汇、修辞和逻辑的分析。该书对语言教学以至语言研究,都有很大影响,在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人从一出生就在学习语言,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这样说话?每一个词语、语调、句式都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塑造我们的文化和身份?性别是否会影响我们讲话的方式?日常语言中是否也存在着性别偏见?语言本身是厌女的吗? 是时候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了!在这本书中,你将知道:许多脏话起初并没有侮辱女性的意思,原来男人也爱聊八卦,说话总是“嗯”个不停不代表不自信……语言学家阿曼达·蒙特尔教你从容击破语言背后的父权结构,游刃有余地发挥语词的力量,用收复回来、重新定义的语言创造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的世界。准备好了吗?在轻松科普、爆笑评论和引人入胜的女性主义思想中,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语言学冒险!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第1册)》通论的内容涉及古汉语工具书、词汇、语法、文字、音韵、训诂六个方面。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本书在这些方面都有所扩展和加深。而这些知识又都是通过文选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的,务使考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让考生把知识真正学到手,使知识真正变为能力和本领,本书在每个单元通论之后都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都是紧扣每个单元的文选和通论的内容的,它循序渐进自成体系,而且同每个单元的文选和通论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选和通论的有关知识,通过练习来掌握和巩固,而且有很多练习题又是对通论的补充和深化。
这是一部汉语十三辙方面的韵书。作者介绍了十三辙的含义,以及每道辙的特点和所含音节情况,收入常用韵字8200多个。附录收入 十三辙、十八韵与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 普通话声韵十三辙总表 等与诗词押韵有关的附录6种,便于读者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