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广西罗城县银村仫佬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借鉴参考语法的描写分析方法,兼顾传统语法的分析范式,对银村这一地域性的仫佬语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共时描写。全书共九章,分别描写了银村仫佬语的音系、词类、短语结构、基本句类和复杂结构等语言问题。此外,本书还附录了银村仫佬语的话语材料和分类词汇。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对涉及仫佬语的相关研究提供比较详尽的参考材料。
《吴语研究.第九辑》收入的论文包括吴语各地音系研究、吴语语法、吴语演变的共时和历时研究、吴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吴语历史文献研究、吴语各地方言词典编纂等6个方面,代表了吴语研究领域的优选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吴语研究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
《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话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展现凉城话“绘景摹声”特点及其变化为角度进行探讨。对凉城话内部进行了分片描写;发现了凉城话中的“以声像意”现象;详尽描写彰显凉城话表现力的三音节词语和四字格词语;以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理论为基点,调查研究凉城话代际传承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凉城话中一些晋语核心特征的语言变项正在突变,语音、词汇、语法的社会分层已明显。
《凉山彝语基础会话》全书共分为三章,章为彝族语言及主意概况,由彝族及彝语文概况、彝语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志调五节构成;第二章为彝族基础会话,共三十节构成;第三章为故事及文献节选,共五节构成,各节里从彝族名著里选取了若干故事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附录里900个词汇是彝语里最常用词汇。本书在彝语会话部分里,同时使用了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非母语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自学彝文。本书是由木乃热哈副教授和叶康杰博士共同编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