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给予明确的分类依据和形式标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该书用例来源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汉语语法现象的丰富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知识,更好地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可供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初版于1997年,因其简明实用,十几年来广受欢迎和好评。本次修订,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作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当调整,以使教材更加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 本教材旨在让学习者获得必要、基础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以帮助学习者发现和纠正表达中不合语法规范之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本书不仅简明易教,而且实用易学;用例多而精当,练习多且安排合理,确实是简明实用的现代汉语语法教材。
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动词和名词则是词类研究中*重要的部分,对二者及其关系的看法,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语法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如名词的界定问题、兼类问题、遵守扩展规约的问题、主谓结构的性质问题等,进而影响着研究者对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本书对前人的词类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梳理,说明了研究中很多根本性问题之所以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比照印欧语建立的 名动分立 的词类模式不适合汉语研究。而从 名动包含 的词类格局出发,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世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菜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本书分为“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成语中容易用错的字”两个部分。其中,“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分为多音误读、声旁误读、形近误读三个板块。“成语中容易用错的字”分为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误用;字形相异,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误用;字形相近,读音不同的字误用三个板块。各部分按照成语首字笔画排列,笔画少的在前,多的在后。笔划数相同的,按照起笔笔形横、竖、撇、点、折的次序排列。 本书共计收录易错成语1000余条,由于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可能也是容易用错的字,所以前后两个部分会有少量重复的成语词头出现,但是侧重点或者辨析的字词会有所不同。
由马芝兰*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综合研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论*丛刊》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为现代汉语语法概说,对语法的内涵与外延、语法的体系与性质、语法的形式与意义、汉语语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和句群进行了研究。*后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变换、语义指向和现代汉语语义属性进行了探究。
王冕死了父亲 这个句子,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当作一个难题热烈讨论,因为它的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它的宾语也不是及物动词带出来的,这就多方面地挑战了人们对汉语主动宾关系的认识,成为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个 悬案 。本书分 上篇:分析法 和 下篇:综合法 两大版块,系统地梳理了汉语语法学者在 复杂化 和 简单化 两个方向上的努力和成果。上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动词和移位的 分析 法,详细介绍了生成语法对相关语法现象的研究,包括 领有格提升说 抽象动词说 增元结构说 双动词说 等多套方案。下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句式和移情的 综合 法,其语言学背景是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的思想和 概念整合 理论。关注句式,就是关注整体。相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是这种研究思路的核心理念。因此, 综合 法的研究方案都是力求在解释上做到简洁性、总括
《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模糊语义学》介绍和评述了模糊语义学的各种学派,讨论了模糊语义和适用性理论的问题,勾画了此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这是一关于第二语言心理词汇研究的书。这本书的框架简洁明了:作者在界定基本概念、文献综述后,就详细阐释了这次研究的对象、方法,实验过程并终得出结论: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和语言水平的提高,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联系逐渐从语音向语义稳步发展,但由于遗忘,也有倒退现象存在。
《佩文诗韵》,清初编定,为当时士子科考作试帖诗推荐的官方韵书,韵部即"平水韵"的106部,所用的数据是金、元以后作诗用韵的根据,至今仍为广大创作近体诗者所惯用。《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著,根据《广韵》206部,共19个韵部。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奉为圭臬,成为填词者推荐之韵书。《中原音韵》,宋末元初周德清所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韵书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余字,按读音分类,编成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部,而入声全部派入平、上、去三声。每一类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及北曲体制、音律、语言和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这本“词典”有近千个词条,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赋予现代词汇全新的诠释与内涵。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是一个医生叶维之放下手术刀,在工作之余、旅途之中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一种另类思考和感悟。一种后现代文化与智慧的表达,一种脱俗的、似不经意的,*是深刻、泼辣的理性认识。它也许是一种调侃,却*非庸俗的黑色、灰色或黄色幽默。它可能看似怪异,却着力维护人性,维护真、善、美,揭露虚伪、空话、大话、套话的假、恶、丑,用意在于分清是非,明辨荣辱。
本书收录了两百余个成语故事,无论耳熟能详还是闻所未闻的成语兼而有之。不仅深入浅出,简洁易懂,而且能够扩宽读者的知识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深厚,成语之量灿若星辰,本书中不能逐一体现,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一斑窥豹,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辉煌。本书为方便读者更深刻理解成语的用法与意义,分别释义了 本义 与 引申义 ,并将每条成语的 出处 罗列出来,以便读者查阅探究。由于本书编撰时间有限,仓促成书,且编撰团队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讹误之处,在此,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便再版更正精进。
本书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对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及其应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补正了学界的一些看法,并对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探索。主要构建了新的《诗经》句法体系;分析了句法结构及其变换;提出了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的概念,探讨了副词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的策略和流程。本书对于推进句法结构研究、语义指向研究和副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对于攻克自然语言语义处理难关,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这是2014年度的杂志合订本(平装)。合订本保持了一贯的特色: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材料新颖。刊物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媒体纷纷报道。作为关注社会语文运用的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不少读者心中形成了阅读期待。
个性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在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建设模式、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构建方法;阐述了在信息集成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方法,并建立统一的模糊语义模型来描述集成后的信息资源和用户特征。本书使用多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用户的兴趣进行深层次的发现,并对经典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改进,使算法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后,本书提出了一种模糊语义个性化推荐系统模型,并使用FALC模糊描述逻辑语言实现了该模型。本书可以作为个性化信息系统与数据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传统的互联网开发者、决策者和计算机相关研究人员也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启迪。
《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冲突话语的名词语义认知机制及语用功能》主要内容包括:会话冲突的特点、引发交际阻滞、违背交际意图、反映会话含意、 国外研究回顾、会话分析研究、交际民俗志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等。
《语法语汇研究10大认识问题》汇集20世纪以来语言学教学中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语法语汇研究10大认识问题》中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析,有助于加强我国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两门课程教学中的联系性,有助于人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