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9787506668651 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中国标准出版社 定价 定价 85 基本信息 书 名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 者 编 出版时间 201205 I S B N 9787506668651 定价 85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338 (千字) 页 数 186 读者范围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公文起草人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 唐玉篇 ;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 玉篇书系 ,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一直使用泽存堂本《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惜其祖本不传,而日藏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可窥其面目。吕浩先生一直致力于《玉篇》研究,以日藏本做底本,楝亭本、宋11行本、《玉篇残卷》为校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并制作索引,极方便学界使用。
本书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所作的关于汉语文字、音韵、训诂的一本工具书,由潘悟云、杨剑桥、陈重业、张洪明编译。 全书以古代汉语字典的形式编排,将七千余个汉字字头统系于一千多个谐声字族之中,每一字头后均罗列上古音、中古音和现代音(包括北方官话读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解释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引相关书证;引有甲骨文、金文字形图两千六百余个。书前附有长篇导言及修订本导言,后附有相关研究论文《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从中古汉语到官话》《中古汉语和日语汉字》,便于读者使用和理解。书后附有音序索引及笔画索引。
《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是我国文字学研究中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及文献史料价值的著作。本书稿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作者丁易、(原名叶鼎彝)历尽艰辛,耗时七载,玉汝于成之作。 丁易著的《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始于作者问学北平师范大学时,师从钱玄同、黎锦熙先生习文字文法之学,抱志 纂集甲骨金文陶钵篆隶汇为一编,穷其形体变迁,究其义训溯源 ,当其发轫撰集,写定可待之日寸,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遂投身抗战,书稿在动荡迁徙中部分散佚。幸得朱光潜先生邀其至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得以 尽观武大所藏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诸书 ,重将佚稿参证考订、摹写移录。后又应黎锦熙先生之聘,至西迁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历时十月,全书始成。黎锦熙先生阅后甚为称赏,当即为之题签。因条件所限无法排印,作者
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 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本书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学立意,学章法,学变通,学才情,学言之有物又放诸四海,学超拔高迈又实事求是,所学必有裨益。 毛泽东文章之道,诚为为文者所必习。
鉴于《通用规范汉字表》仅确定了规范字表的字种和字形,没有读音和释义,为促进该字表的具体实施和普及推广,国家语委规范词典编写组同人民出版社合作组织力量编成这本手册。本手册正文按《通用规范汉字表》分为一级字表(1—3500)、二级字表(3501—6500)和三级字表(6501—8105),每字后标注出读音、笔画数、所属部首等基本信息,并简明释义,概括说明其基本义或常用义。此外,本手册还对字表中收列的字际关系复杂容易用错的字予以特别提示,指出其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正文列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音序索引表》,正文后附有《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以方便读者对照查阅。
《甬言稽诂》是近代鄞县人应钟( 1907 — 1969 )撰写的一部考证宁波方言的著作,稿本,藏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院。该书用文言文写成,用清秀小楷誊录,酷似一部古代线装书。全书 40 万余字,正文共 10 卷,另有附录《变音》和《补遗》。按义分类,共分《释天》《释地》《释亲》《释流品》《释形体》《释疾病》《释动作》等 20 篇。经考证,应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传统语文学家,《甬言稽诂》是他耗时 10 年写成的唯一一部著作。 此前除了《汉语方言大词典》大量征引其手稿外(共引 1400 余条),其人其书,学界几无所知。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甬言稽诂》进行校注,包括对断句错误进行复核订正,对稿本文字进行校勘注释,对部分条目进行分析考辨,整理出版一部完善可靠的本子,便于人们阅读和研究;二是对《甬言稽诂》进行
本书运用认知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形象性、概念结构、概念网络、认知结构、方言差异、有量构式、语义参数、构词现象等方面对汉语量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汉语量词的产生、发展、使用均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概念结构复杂,概念网络呈现层次化;汉语量词的发展演变中蕴含着一种范畴共享机制,汉语方言量词的语法化具有转喻特征;汉语的 数 量 名 和 动 数 量 是汉藏语系 量 名 数?数 量 名 和 动 量 数?动 数 量 这两种蕴涵关系所关涉的有量构式,这说明汉语的有量构式在认知类型学上具有重要价值;汉语量词的语义参数具有复合性特征,而汉语量词在重叠、复合、词缀化、名词化、个头词等方面的复杂表现,则反映出汉语是一种典型的量词创新型语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本书将汉语二十二个趋向补语分为八组: 来、去 组、 上 组、 下 组、 进 组、 出 组、 回 组、 过 组和 起 组,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及越南学生的习得情况。 汉语趋向补语在越南语中的对应情况相当复杂。这与其意象图式及谓词词义有很大关系。总体上看,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在越南语中有 谓词 谓词 趋向补语 谓词 结果补语 谓词 介词 四种对应情况,汉语趋向补语引申义在越南语中有 谓词 谓词 趋向补语 谓词 结果补语 谓词 介词 动词 谓词 五种对应情况。 不同组的趋向补语越南学生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其正确率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 来、去 组、 上 组、 起 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递增, 过 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下 组、 进 组、 出 组、 回 组趋向补语的正
本书收录 27 篇国内最xin的计量语言学实证研究成果,均为shou 次公开发表。这些研究从词汇与句法两个方面入手,使用新闻、小说、诗歌、歌词的原文与翻译文本、中介语文本等自建语料库,以及多个大型开放语料库,对语言单位分布、语体、翻译、计量风格学、数字人文、句法特征、句法复杂性、习得与认知、句法树库资源建设、语言类型学、语言网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本书研究范围广,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源丰富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计量语言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在国际(计量)语言学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国内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
本书是一部“词典”性质的工具书,收集了近 2000 条优质的公文标题,目的是帮助办公室人员快速实现文稿“升级改造”。 本书共分四编,前三编将公文标题分别按类型速查、用途与工作场景速查和主题速查进行编排,*编包括比喻类、数字类、重复类和引用类等 9 类,*编包括总结成绩、分析问题、传达学习、仪式致辞、统一思想和部署工作等 15 类,第三编包括组织、宣传、人才、教育、作风、经济和民生等 17 类;第四编是常见公文结构速查,针对《*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 15 种法定公文和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 8 种非法定公文的结构进行解读。 本书适合*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办公室人员参考阅读。
日历除了基础日期之外,还兼顾记事和学习功能,365 天,每天学习一句得到金 句; 从用户推荐以及用户划线较多的课程、电子书中摘录,浓缩了来自薛兆丰、香帅、 万维钢、吴军等 200 位老师的知识精华; 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商业视野、个人能力等不同领域,选取总共约 120 门专 栏课程,包括多个热门专栏及课程。
认知语言学是以反对Chomsky的生成语言学为主,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学流派。它可以笼统地分为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两个主要分支。宽泛地讲,隐喻、转喻、意象图式、原型理论等一系列话题都可以归入认知语义学领域。Leonard Talmy是公认的认知语义学创始人,他的认知语义学理论较为系统。遵循“继承核心理论,力图发展创新”的理念,笔者设计并撰写《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本书诠释Leonard Talmy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认知语义学》(卷I、卷II)中的核心思想,并使之与研究前沿接轨。 笔者结合几十年课堂教学以及研究生指导,力图在本书中阐述Talmy的核心思想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或者说他的学术灵魂。 笔者基于自己对认知语义学的种种感悟以及30多个教学循环课堂讲义,精选出十讲,写成终稿。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对这门
该书内容包括韩国历代汉文字典凡16种。如:《训蒙字会》《字类注释》《全韵玉篇》《第五遊》《新字典》《字林补注》等,。历代词典凡10种。如:《财物谱》《广财物谱》《方言类释》《古今译林》《译语类解》等。历代汉文韵书凡8种。如:《华东正音》《东国正韵》《四声通解》等。历代汉文字谱凡9种。以上材料在中国具有首示性系统性。将其进行全面的梳理介绍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辞书在东亚文化圈传播的历史,更可以借鉴跨文化和跨语言背景下,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脉络。尤其是韩国汉文辞书编撰的高峰期在中国的明清两代,韩国汉文辞书中所包材的材料对于近代汉语的研究可谓他山之石。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是语言生活绿皮书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反映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的概况。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工作篇。三、领域篇。四、热点篇。五、字词语篇。六、港澳台篇。七八、参考篇。八、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