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战争著作的书,选取了60余位作者的70余部重要作品,摘取精华段落,辅以对作者和作品的简介、点评,以及对相关人物、战役的介绍。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古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理性时代、革命年代、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这6个时间段。取材侧重于西方的杰出军事著作,此外有零星涉及战争的诗歌和小说。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各种军事理论、不同时期的军事著作,一览西方关于战争与*队的观点的演变,还是一本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的阅读指南。
l 豆瓣 ONE 一个 超人气“致郁系”作家 慢三 短篇故事集,16个让你“提心吊胆”却又“无能为力”的故事来袭。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皆能转移一时学术风气,《观堂集林》乃一声学术结晶,其”二重证据法”更是饮誉学林。方麟选编的《王国维文存》以类相从,选录王国维教育、哲学、文学、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甲骨、金石、简牍、古史、西北史地和论学诸领域的代表文章。读者藉《王国维文存》,既可观王国维学术精华,又可明了其学术思想与治学路径。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和《黄河之旅》之后的又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义。 江南之旅——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 比尔·波特诠释中国的“江南style” 江南,一片孕育于长江流域特殊环境的区域,一个中国千年的文明中心。对中国人而言,江南不仅仅指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更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上的代表。它可能存在于气质典雅的紫砂壶中,也可能存在于质厚甘醇的绍兴老酒里。带着憧憬,比尔·波特踏上了探访中国“江南style”的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本书是作者研究汉语姓名学的札记,分别从姓名起源、姓名构成、命名方式、姓名文化、汉语姓名的文化价值与地位等几个方面,移形换步,透视汉语姓名中所积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作者也敏锐地关注到姓名符号在大数据时代的微妙变化,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称谓与识别方式,与姓名文化联系起来思考,使得本书与坊间已有的姓名读物有了区别。
《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精选了教育家陶行知先1912-1946年生命期间所著经典之作88篇。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务实教育理念。这些精作充分展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体系,以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追求。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具有答疑解惑之功效,对每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是人生的引导和启示。
“侧耳”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团队创立的公共文化品牌。三年来,通过公众号“侧耳SH”,推出四百多期以诵读文学作品为内容的音视频,收获近三百万点击量,深受读者喜爱。《冬天的树和春天的树》精选“侧耳”团队自2017年至2019年在公众号上发布的诵读诗作,包括普希金、叶芝、济慈、丁尼生、艾略特、里尔克等西方经典诗人以及林徽因、戴望舒、冯至等中国现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每首诗都附有对应音频的,方便阅读与聆听。且有主播对于诵读诗篇的体会文字,将真实的感受交付读者。
《听油菜花开的声音:唐湘岳新闻作品集》集中收录了唐湘岳采写的重大典型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158篇新闻作品和8篇采写体会。收录的作品代表性强、可读性强,其中收录的作品中,有7篇获中国新闻奖。《听油菜花开的声音:唐湘岳新闻作品集》由教育局长的好榜样(2002年以前作品)、生命的质量(2002—2004年作品)、丰碑树立在人民心上(2005—2010年作品)等六章构成。
本书辑录了熊培云对生命、爱欲、媒介、美和正义等方面的思考。不曾毫无节制地抒情,也未沉迷于意象的构建,它们以诗或“诗评论”的形式呈现,揭示了人性的幽暗与光亮。当人们喊出“文学已死”的时候,作者却逃向了它。作者相信上帝的语言就是文学的语言,上帝不是真理,是意义,而文学的价值就在于生产和捍卫意义。
本书分为《道德经》新译、《道德经》详解和老子考论三个部分,在前两部分中以原文译文相对照,题解部分为何新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注释部分为诸家对字句的详细解释和何新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以“何按”加以体现。
古有《聊斋志异》,今有《陈州笔记》。 总计360余篇的《陈州笔记》浩浩百万言,写出陈州千年:千年欢乐,千年痛苦,千年孤独,千年沧桑,汇成了千年轮回状。《陈州笔记》一篇一个人生,诸篇构成一个社会,古今荒唐事,尽在书卷中。或琴棋书画,或玩壶赏玉,或医相扎刺,或偷混赌赖,或吹唱猎斗,或拳掌炮鞭,或衣鞋扇球,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风情民俗或社会百态或人间是非或阳间伦理……演绎着一幕幕的悲剧和喜剧,活脱一幅人世《清明上河图》。
《灵感》为当代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的灵感哲思集。王鼎钧先生写作《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手记文学”的启发。 对于只有零碎时间的现代人,这是一卷闲适小品,阅读时轻松愉快;对于年轻一代的文学人口,它又可以是灵感标本的展览。
本书是著名学者董振华教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家小书。全书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选取了大众普遍关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十个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对比中西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实践,展开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书一问一答,问题意识强,针对性强,回答问题注重正本清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篇幅短小精悍,力图通俗易懂地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展现其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