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 72物候 96件手绘故宫文物 384种中国传统色 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
包括《季羡林书信集》《季羡林讲演集》《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文化》《季羡林谈文学》《季羡林哲言录》《季羡林的一生》,共八册。它对于了解季羡林的生平事迹、著作情况、学术思想、生活情趣等都有极大的益处。
读懂中国美术,就是读懂中国人审美语言。24个朝代,50位名家,300幅传世画作,构筑上下5000年的风雅传承。 本书按照时间线,讲述中国美术的风格演变、技法沿革、题材变迁,解析历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看见对天人和谐的祈盼,从商周青铜器中看见对礼乐制度的坚守,从敦煌壁画中看见慈悲天下的佛家精神,从山水画中看见寄情高远的文人情怀……美术里的中国,既淡雅、悠远,又庄严、宏伟。 看见中国人古今相连的审美情趣,也看见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美术中见中国。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系教育 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大学)推出的系列著作。该系列报告以每年在全国35至70所高校开展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基于丰富详实的第一手数据,比较精准地描绘和勾勒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编者通过对第一手调查数据的多维分析,全面呈现了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整体状貌,并深入挖掘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等的内在关联,着力探寻数据背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认知和评价,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努力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资政建议。 br
《文化馆蓝皮书:建设人民终身美育学校(2021 2023)》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牵头编写。本书系统梳理了2021 2023年文化馆行业创新发展总体情况,分为总报告、行业观察、中国文化馆协会十年专题、地方案例、课题成果、调研报告、资料(中国文化馆发展历程纪事)等主要篇章,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我国新时代文化馆创新发展脉络。本书可供全国文化馆(站)从业人员及公共文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在展现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记录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历史进程、反映全国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贡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全国文化馆从业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人员提供阅读参考的资料,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馆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教师教育是师范教育的当代形态。本书是一部从历时和共时双元视角,全景式系统、深入研究中国教师教育的专著。 本书以中国教师教育历时发展为经,以中国教师教育理论、教师教育形态、教师教育政策、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研究为纬,透视了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当代图景。 本书回顾了先秦至清代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旅行、近代传承与当代创造,分析了私塾、书院等古代教育形态对近代中国教师教育的滋养和涵育,以及中国对西方教师教育理论和课程思想的接受、扬弃与创造;系统梳理了上海南洋公学、 五四 新学、民国教师教育、新中国教师教育等教师教育的形态嬗替、政策演进与课程迁变;基于文献计量,对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共时分布、历史沿革、逻辑演进、热点与范畴、范式与方法、主题与路径等进行了描写分析。
中学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它对人格的塑造、思维的训练、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将目光聚焦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学,通过胡适、钱穆、夏丏尊、经亨颐、冰心、朱自清、茅盾、林砺儒、何炳棣、何兆武等六十位先生的回望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中学生的精神状态,过去的中学老师的知识志趣,以及过去的中学校长的人格风范。过去的中学之所以值得我们追想、神往,就在于它们常常是功利的,在精神上远离了猥琐与平庸。回望过去的中学,向一个消失的传统致敬,绝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寻找和回归。教育要找回自己失落的灵魂,接续精神的根脉。从这一意义上说,本书的着眼点虽然是过去,其实是要寻找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通向未来的起点。这些年来,在民国接受过完整教育的老先生们不断凋零,让人感慨的不仅是时光的流逝
本书作为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的专项委托研究课题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前半部分具体研究职业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性,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和路径。后半部分为实践案例篇,列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育英青年说”案例分析,辅导员典型工作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是来自每一位辅导员、每一位学生的智慧与汗水。由作者针对每一个鲜活的案例进行总结、点评,旨在进一步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统一,阐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本书也是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成果的部分总结。
按7-12岁六大领域分类:?艺术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语言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健康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科学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数学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社交领域?C4个课堂教学计划范例?一些需要更高级的技巧和知识可以进行的课堂计划范例、参考用书以及相关的支持信息。
《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不是一本关于课堂生活的书,因此它不会谈论在课堂中所发生的细枝末节的琐事。相反它要对那些关于课堂上发生了什么的研究进行综合,它更加关注重要的效果而非课堂互动。尽管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很多国家的课堂里进行观察、访谈,希望深入挖掘课堂中的细微差别,但《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不讨论这些课堂生活的细节。
本书是针对零基础音乐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乐理从入门到精通教程。在本书中,读者将学会乐理的基本知识,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分为30个章节,包括音乐的基本知识、乐谱的基本知识、音程、节奏、音阶、和弦、和弦扩展、调式训练等。作者用详细的文字讲解,配以图解展示,让没有基础的读者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再参考展示图片,轻松学会乐理。这种学习方式让读者在枯燥的乐理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并能轻松地坚持下去,而不会因为一些繁琐的文字性的音乐理论放弃对乐理的学习。本书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也适合音乐培训学校作为教程使用。
暂无内容简介。。。。。。
教育系统是一个“人-人”系统,教育领导者必须高度关注对“人”的管理,有效地开发教育人力资源。本书探讨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梳理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安排,阐述了选人与安置、用人与育人的理念与方法,探寻了提升工作生活质量和团队建设的路径。 《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教育领导系列: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适用于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相关人员,既为该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开启了进一步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也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方法。
本书主要以湖南大学为例,以管理实践为基础,系统研究本科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共包括9个方面:一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历次修订情况,二是学分制改革探索历程、教学改革实验班及相关重要举措,三是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及建设,四是课程标准建设及重点课程建设,五是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六是本科教学条件建设经费投入及分析,七是学期制度改革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组织探索,八是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训练与创新能力提升,九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