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霞著的《现代性的忧郁(从颓废到碎片的灵光)》讲述了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
本选题通过对美学史的考察和对现代美学的批判,在重建存在论和现象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美学体系。首先,本书区分了审美本质的发现方法和证明方法,前者是现象学,后者是存在论。其次,对现象学作了新的规定,认为现象即存在的显现。现象学有缺席现象学和充实的现象学之分,缺席现象学通过存在缺席的生存体验而建立推定存在论,充实的现象学是审美现象学,可以发现美的本质进而领会存在的意义。再次,对存在的性质作了规定,认为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同一性;是生存的根据,具有本真性。然后,运用存在论证明审美是自由的是生存方式和的体验方式,具有主体间性(存在同一性的体现)和性(存在本真性的体现),从而回归存在,显现存在的意义。复次,审美以性和主体间性了现实生存,沟通了我与世界,从而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回归了
《广义与狭义生命论/我的宇宙观系列丛书》讲述了生命(物种)是阴阳两种物质在宇宙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碰撞的产物。生命的五大要素是:肉身灵魂意识潜意识(狭义)潜意识(广义)。生命的核心是灵魂。广义生命论论述了生命(物种)在生命坐标四个象限不同的存在形式,狭义生命论论述了生命(物种)在生命坐标第Ⅳ象限独特的存在形式。与此同时,对思维的本质、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与秩序、潜意识与宇宙的二进位制运算、引力与人体的全息性、梦的成因与释梦、“炁”的本质与风水机理、反人(反你)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在阴阳两个物质世界穿梭听命于指令和过程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这种论证更多地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某些部分和诺贝尔获奖者的理论不谋而合。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钱大昕思想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乾嘉学术共同体成员的精神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近现代转型的认识。《钱大昕思想研究》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在“启蒙哲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对钱大昕的思想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钱大昕思想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在勾勒钱大昕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学术、伦理、政治三个角度,对他的学术观、儒学观、考证史学方法、学术研究精神、天道思想、人道思想、政道思想以及治道思想等8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钱大昕思想的特色、性质和地位,并评价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