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每章初,明确了每章学习的重点,教师可参考每章重点,安排和组织本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学生可据此了解本章教学的主要内容,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每章中穿插补充了一些阅读专栏,推荐了阅读书目,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学习内容。每章内容结束时,都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复习思考题,以便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本书在编写体例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阐述,心理学家理论研究的介绍,更强调了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给学习者行之有效的指导。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教材,也可作为小学教师进修培训和自学教材或参考用书。
.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卓越教师教育精品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七章,分别是学习心理辅导概述,评估学习,经典学习理论的辅导价值及学习动机激发,影响个体学习的因素及促进,学习策略,阅读、写作与数学辅导,特殊学习者。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特别关注各种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的辅导价值,有针对性地对阅读、写作和数学领域常见的问题,以及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特殊学习者的问题的辅导和矫正进行了深入阐述,实践应用价值更为突出。
《教育心理学》是山西师范大学的校级优质课程,为了能够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和心理发展观、学校观和学习发展观、教育教学观、健康观、全面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2017年8月由高教社出版了配套优质课程的教材《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由于51课时的有限性,使得很多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解决未来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践难题,编写了《教育心理学》精要与学习手册。《教育心理学精要与学习手册》是以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程教材《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教与学的内在联系为编写取向,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学丛书:学习障碍的评估与矫正》一书是当前国内少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阐述学习障碍的书籍。该书对学习障碍者的核心特征、成因、发展模式、评估与矫正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学丛书:学习障碍的评估与矫正》尤其关注于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以及如何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运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学习障碍的各种矫正技术,包括认知训练、教育管理和教学策略、行为矫正等。这些知识均是在总结近二三十年该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完成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并且,《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学丛书:学习障碍的评估与矫正》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强,可以作为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学习障碍儿童的家长和教师的辅导用书。
本书系国内将德语语言训练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传授相结合的阅读教材。该书主要适用于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学生和研究生。教材主体共包含三部分,即课文、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和课本选取文章的出处。本书共选取文章十篇,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点主题,如智力、自我概念、学业焦虑、父母的教育能力、施教者的诊断能力、电子媒体作为学习媒介。其中与 学习者 相关的主题为本书重点,该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与教学必须遵循的 学习者中心原则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作者为每篇课文设计的问题,需要学生自主作答,每篇课文的课后问题数量不等、难易程度也略有不同。该部分的设计主要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可结合书中内容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也仅仅是答案所在的页码,即学生必须主动获取信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于 2009年6月。但作为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心理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了,而心理学研究的种子,更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年代的延安时期。借用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来概括:心理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所谓短暂的历史,是作为一个正式机构而言;所谓悠久的过去,是对心理学作为课程或专业而言。中国人民大学曾经是新中国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当时的苏联专家就是在人民大学培养了一批中国的心理学家!国内一大批著名的心理学家,当年是从中国人民大学走出去的,包括著名理论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社会心理学家章志光教授等。改革开放后沙莲香教授所进行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更是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书收集和整理了从延安时期的人大前身到心理学系成立之
约翰 弗里德里希 赫尔巴特是19世纪中期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他非常重视心理学对科学尤其是教育的巨大影响,他曾提出用改善心理学研究的手段来纠正哲学乃至整个科学领域错误的构想,约翰 弗里德里希 赫尔巴特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统觉理论,这一理论吸收了英国的联想主义的思想和力学当中引力与斥力的理念,通过独特的视角说明了观念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图示可表述为 目的 过程(方法和内容) 目的 ,方法、内容与贯穿其中的目的构成过程中的三维立体结构。教育目的研究培养什么人,是超验的、形而上的东西,代表人文一极;教育过程研究怎样培养,是经验的、形而下的东西,代表科学一极。方法和内容构成过程中实现目的的具体手段与载体。
当今是信息社会,各种新技术已经深入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对其行为和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然而,教育技术只是支持教学的工具,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设计新的学习环境仍然要遵循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而反过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又要依赖技术的支持。牟书、宋灵青编著的《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21世纪心理学专业前沿丛书》沿用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从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动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在心理学的指导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具体技术。本书适用于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和研究的人员、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各级各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