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杂剧》是一部“难解之书”。迄今为止,它一部孤本流传于世。它所叙述的唐僧师徒“西游取经”之故事,又和人们所熟知的《西游记》小说不太一样,乃“西游记的多重平行宇宙”里较为奇特的一个。在这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游记”故事的某个阶段(自元至明),以及元明时代中国人的想象世界。譬如孙悟空与一般妖怪无异,既抢公主又想吃唐僧,而且爱唱小曲。又如猪八戒并非天蓬元帅下凡,而且高强,和孙悟空不相上下,后被二郎神的细犬咬倒被擒……《西游记杂剧》的内容,设计唐宋元明时期的俗语,多引佛道儒甚至袄教的典故,很容易被“误读”,本书以明万历刊本《杂剧西游记》(日本昭和3年(1928)东京斯文会铅排本)为底本,予以校勘注释,希翼读者能够加深对《西游记杂剧》的理解。
王海民、景溪萍编著的《军人心理治疗理论与案例分析》阐述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为促进和保障军人心理健康提供借鉴意义。书中案例以对话形式呈现,尽量还原治疗过程和细节。 《军人心理治疗理论与案例分析》既可作为部队官兵的心理自助书籍,也可供部队心理工作者参考阅读。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思想中国·批判的当代视野》收入作者的15篇论文,2篇之外,其余均写作和发表于2008—2012年。中心内容是从思想史、文学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在批判性的当代视野中,考察有关“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问题的不同侧面。全书分四辑:第一辑《“打开”80年代知识体制》,是对新时期文学与知识体制的重新解读;第二辑 《50—70年代文学的意义》,力图探寻重新进入1950—1970年代文学实践的更“客观”的路径;第三辑《新世纪文化的“中国故事”》,分析大众文化与思想两个领域的“中国”叙事;第四辑《思想者肖像》,读解当代6位学人,其间可见作者思考当代中国问题的思想谱系。书名定为《思想中国》,一方面突出作者近年研究的两个主题词——“思想”与“中国”,同时也通过将“思想”一词动词化,强调一种持续的思考状态。
本书以清晰、简明、易读的方式阐述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展开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崭新地图。全书分4部分,共9章。部分介绍了超个人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的精华,并说明了各家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讨论了各种超个人相关的重要议题;第四部分则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沟通与·心理咨询技术解析及案例评析》是作者姚斌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结晶。书中着重介绍咨询会谈过程及相关技术,并且阐述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对于咨询会谈过程的各种理论技术,作者都结合自身实践做了解析说明,并且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地展示给读者。仔细阅读《沟通与·心理咨询技术解析及案例评析》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准确把握基本咨询技术,理解助人过程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是心理学专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可参考的一本好书。
《中国艺术家年鉴刘庆和卷》由陈子游主编
陈柱一生著述等身,以诸子学成就大,文学上的建树亦自成一家。早年为南社成员,与陈衍、唐文治、叶公绰、张尔田、陈中凡等有过往,曾在上海交大、中央大学等校任教。《陈柱文学思想研究》以陈柱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为对象,分六部分介绍了陈柱的交游与著述、学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散文思想与创作、诗学理论与创作、词学理论与创作等。在广泛收集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梁艳青深入考察陈柱的文学思想及创作成就,给予科学评价,确定其文学史地位,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不失为国内陈柱研究的力作。
《国医年鉴(总第八卷 2016)》实录中医药行业年度法规、重大事件;记录中医药学术科研成果、教育文化和民间特色经验;编录中医药世家方药技艺传承发展脉络;中医药名人成长经历、医学感悟;辑录中医药年度人物重大影响,学术成就;选录外中医药文化史实、趣文。搭建一切有志、有成就中医药事业者的展示平台。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亦邻真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专著和词条等蒙古学研究的汉文版全集汇总。部分是他的未刊稿,以及从蒙古文新译为汉文的论文稿,此外还有部分手写稿和信札的照片,均为首次出版。两位整理者乌云毕力格和乌兰教授也都是著名的蒙古学学家,为亦邻真先生的学生,对于原稿进行了收集,编排,并对于部分蒙文稿件进行了汉译。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读到对疾病细致而的描述,这是作家在对真实病例近距离观察之后受启发而撰写的。有些疾病文学中的描述甚至出现在作为医学正式认定某种疾病之前,几乎什么疾病都可在文学作品里找到相应的描述。文学作品甚至为疾病观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不仅从人文方面给普通读者提供了对疾病的解读,而且也为临床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提供了一种文学性的特殊的文献描述。文学医学对病人和医生及其疾病的描述时常堪比医学文献,为医生的工作提供了特殊的视角。本书所辑文章即是文学作品中关于疾病描写的研究。
本书是研究王国维及其词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五编,分别就王国维文学观念特别是词学观念的演进、王国维词学本体论的形成和完善、王国维词学理论的接受史、王国维词学的学术渊源、王国维词学的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是近十年来王国维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曹雪芹家世 红楼梦文物图录是冯其庸先生搜集的有关红楼梦的文物文献资料的汇编以曹雪芹和红楼梦两者为中心,凡与此有关之文物图片均酌予收录其中,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文物,以曹家历史为纲,各时期的文物图片,系于各时期下有关红楼梦的图片,着重收录乾隆抄本的图片,以及早期的刻本图片,系于版本文物等栏下,以便读者翻检
《图像时代的精神寓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神话、艺术与思想/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视觉艺术为研究对象,以考古学发现为数据基础。与传统艺术史写作方法不同的是,《图像时代的精神寓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神话、艺术与思想/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避免以材质分类和历史年代为章节,而是聚焦于学术史上的各种史前理论,如图腾说、女神论、生殖崇拜论与萨满教理论等,并对各种理论与史前艺术的联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作者将史前的艺术成就在理论的分析过程中展现给读者,并强调批评性思维在考古学与艺术史学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性。全书语言通俗易懂,脉络清晰,有意义。
陈柱一生著述等身,以诸子学成就大,文学上的建树亦自成一家。早年为南社成员,与陈衍、唐文治、叶公绰、张尔田、陈中凡等有过往,曾在上海交大、中央大学等校任教。《陈柱文学思想研究》以陈柱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为对象,分六部分介绍了陈柱的交游与著述、学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散文思想与创作、诗学理论与创作、词学理论与创作等。在广泛收集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梁艳青深入考察陈柱的文学思想及创作成就,给予科学评价,确定其文学史地位,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不失为国内陈柱研究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