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独特的案例教学法,通过丰富的真实研究案例,向读者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学实验。全书分为两大部分:di一部分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通过穿插其中的70多个短小案例,让较为难懂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原则变得不再抽象、艰涩;第二部分呈现15篇完整的研究论文,并通过引领读者学会分析与思考,进一步培养读者的批判思维能力,为今后设计并实施自己的心理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心理学实验伦理、如何发表研究论文、如何获得研究经费等问题,与实际的研究工作结合紧密,也让本书的内容更加完备。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以及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书中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做了认真说明,而且将统计思想化繁为简,时时渗透在其中,让原本艰深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自然而然。本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再也不让学生们望 统计 而生畏。
本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知识,并将现代心理测量的新理论、新方法融入教材体系,完整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重要的心理测验量表。既有心理测量技术的介绍,更注重心理测量思想方法的培养。教材中辅以大量图片和表格, 资料链接 专栏介绍了与心理测量相关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与资料,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本教材内容新颖,体系全面,融文采与学术于一体,可读性强,注重心理测量的应用,既适合作为心理测量学的教材,又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
怕死是人类内心 深处的恐惧,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 的恐惧。 3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了长达30年、超过500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 的“恐惧管理理论”,揭示了应对各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念头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积极影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导着艺术、语言、经济、科学的发展。消极影响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会在我们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现象和防御行为。 认识到死亡终至,使我们刷爆信用卡,钟爱 品和昂贵的轿车,往脸上涂抹化妆品或整形,像疯子一样飙车,渴望青史留名……但是,我们不必任由这种藏在意识深处的恐惧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清楚地看见它对我们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 好地向死而生,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变得 加自信。
诚实之所以具有普世价值,正是在于谎言是普世现象。谎言无处不在,成为生活中的潜在主线。人们每天都在说谎,从政坛精英到市井小民,从商业巨贾到谍海特工,谎言无处不在。你想知道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吗?你想知道如何识破谎言吗?那么请翻开这本书,跟随保罗·埃克曼从观察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开始。 热播美剧《别对我说谎》(Lie to Me,又译《千谎百计》)聘请埃克曼教授担任顾问,一经在黄金时段播出,即大受追捧,共3季48集。剧情大多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以说谎理论为核心,主角的经历也与埃克曼教授颇为相似。编剧塞缪尔·比姆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和埃克曼教授待在一起,并将他的研究成果融入这部剧中。
共情疲劳作为一种独属于助人行业的特殊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助人者的个体心理健康,还会削弱助人者的助人能力,影响助人服务的有效传递,并进而可能危害到其服务对象的相关利益。整本书紧紧围绕专业助人者共情疲劳这一主题,以实习护士、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三种典型的专业助人者为研究对象,对共情疲劳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进行系统考察,并构建出一个既重视防患未然、有备无患,又强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专业助人者共情疲劳干预体系,以期能够解决共情疲劳这种由 关爱的代价 给助人者带来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让我们在享受专业助人者所提供的关爱的同时,也能做到关爱助人者。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督导精要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美国 临床督导师伊丽莎白·L. 霍洛韦开创的督导模型——督导的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 to supervision, SAS)的原理和应用。该模型聚焦于直接影响督导效果和功能的七大关键要素(督导关系、受督者、督导师、来访者、学习任务、督导师功能、组织),帮助督导师理解诸要素在实践中如何相互影响、发挥作用,并为督导师的工作提供临床指引。该模型跨越治疗流派,适用于各类情境下的督导工作。无论是何种理论取向、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的督导师,都能受益于这一系统、实用、灵活的理论视角和操作地图。
雷秀雅著的《透视心灵(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以其近20年绘画心理分析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将读者引进绘画心理分析世界,带领读者管窥心灵,探索自己和他者内心世界。本书从心理学领域为什么要研究绘画,怎
《道境与诗艺:中国早期神话意象演变研究/汉学大系丛书》是从图像入手来研究中国神话,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适合中国神话的实际。中国人研究神话,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以希腊神话的研究为参照系的。希腊神话研究由于其本身已很成熟,可为其他神话的研究提供范例。但是,成为范例很好,如果成了范式,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希腊神话由于有荷马的两大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等材料,以及众多的悲剧、喜剧,还有大量哲学家留下的文字,因而早已有了完整的文字记录。研究者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识读和整理这些用古老的语言写成的材料,去伪存真,串联构建神话的系统。对于希腊人来说,神话已经在那里了,当时的艺术家,例如雕塑家、瓶画的画家,以及建筑设计师们似乎只是在使用神话。于是,希腊神话可以被理解成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
《明清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对明清时期的小说名著《水浒传》《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志异》中的山东民俗文化,以及《红楼梦》中的满族民俗文化,分别作了认真细致的整理研究。对于认识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拓宽明清小说的研究视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朱熹 研究》对《楚辞集注》的成书原因、成书过程、版本流传情况、训诂与释义的体例、方法和成就,朱熹的文学思想和诗歌美学观以及他对《楚辞》美学意义的阐发等,均作了细致、全面而深入的叙述和探讨。
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或发生背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旅行故事源远流长,数量巨大,特征鲜明,恰可成为把握古代小说之内在结构和历史脉络的理想案例。本书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利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旅行故事的源流与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关于古代小说史的微观描述方式。
《杨慎词品校注》以珥江书屋本为底本,主要参校周逊序刻本、天都阁本及清李调元校刻函海本,汇录异文,择善而从,同时参校本集与选集加以考证与订正,在参阅其他文献时,尽可能使用《词品》刊刻以前所出版的词选、笔记、词话、诗话等;借鉴今人王幼安校勘本、唐圭章《词话丛编》本以及刘真伦、王大厚等各种词品校笺本的成果,理清《词品》各种版本的关系,尽可能使杨慎编撰的《词品》回归本真,使杨慎的词学理论得以彰显。
《三国论稿》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三国演义》虚实研究、《三国演义》结构研究、《三国演义》叙事形态研究、《三国演义》文化评论、《三国演义》诗词研究、中国叙事学研究、评论访谈及其他。是作者郑铁生多年来研究《三国演义》的论文集。由于作者在三国演义研究界的地位,《三国论稿》不仅反映了三国演义研究的各个重要方面,也代表了当前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