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指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受篇幅和不同版本的学生用书的限制,本书总体介绍该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扰、一般性的解决办法等,然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主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测验和活动指导等,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充足的备课资料和备选活动。
《罗夏墨迹测验:理论与技术》一书,系统讲述了罗夏墨迹测验的发展历史、施测方法、分析要领、数据统计和报告写作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并为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和精神医学的临床评估参考。书中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罗夏墨迹测验案例及与之相应的督导解析,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广受赞誉的罗夏墨迹测验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怎么学习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永远不敢动笔,就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老舍《别怕动笔》 ◎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就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就不美。——老舍《多改多念》 ◎文字平庸是个毛病。为医治这个毛病,读些古典文学著作是大有好处的。可是,也有的人正因为读了些古典作品,而文字反倒更平庸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大概是这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为职业院校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集锦。《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职业院校学生实际出发,多角度、分主题地形成了35个适合学生特点、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并归类为7个专题:自我探索篇、通情达理篇、多彩青春篇、人际交往篇、学业促进篇、生活指导篇、珍爱生命篇。《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学习、探索和发展,最终成长、成人、成才。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方案》可供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用,也可为班主任设计主题班会提供参考,亦可作为相关行业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用书。
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部,述及西汉初期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涉及司马迁、汉赋与乐府、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等文学派别与文学家。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与考据功力,加之日本学者严谨而细腻的风格,遂使本书常发他人所不能道,视角独特,见解深刻。作者从《史记》中的“天道是耶非耶”一句入手,将其作为理解西汉至南北朝之间企图摆脱国家羁绊、拒绝埋没于体制的“士人”精神的锁钥,勾勒出中国古代士人努力把握命运、遵循自然情感而生的人文群像。 《中国古代文学》是白川静研究中国上古至南北朝时期文学的普及性著作。其书被日本中央公论新社收入文库丛书,是面向一般读者而不做艰深学术分析的著作。原书承接白川静性质类似的著作《中国神话》,共分《从
直觉是神经末梢未经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了解人的直觉与潜意识,能帮助我们开启隐藏的潜能,重塑内在的自我。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并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对直觉与潜意识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想事成”法则的秘密。
飞花令,是中国古代在喝酒时用以助兴的一种特有的游戏,因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得名。飞花令属于一种雅令,对参加游戏的人的诗词功底要求比较高,严格的飞花令在行令时不但要求含有相应的关键字,而且关键字还要按特定的顺序处于特定的位置。 《飞花令里读诗词》采取飞花令的经典体例,依照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选取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春、花、秋、月、风、云、雨、雪、梅、兰、竹、菊、青、天、白、日、红、芳、绿、柳、山、水、草、木、诗、酒、离、愁、夜29个字行令,每飞一个字都选取其中的一首做详解,配以的注释和优美的文字赏析,带领读者感受至美意境,体验诗情人生。
作者茅盾先生在本书中对古希腊到19世纪的西方经典文学名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和作品评价等内容,也对欧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流派进行了梳理与解析,是一部生动的世界文学入门读物,对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为外学术界日益重视。《现代传记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外传记史、传记理论和传记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传记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 《现代传记研究》第9辑主要栏目有“专栏:名家访谈”“理论研究”“比较传记”“传记史研究”“自传评论”“作品研究”“史料考订”“传记影视”“学术信息”等。
《当代江苏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1978-2018)》以江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为主体,逐一分析江苏儿童文学文学中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当代童年生活的多元性,以及新世纪以来江苏儿童文学的诗性、童心与幻想的特质。新时期的江苏儿童文学,在传承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传统的同时,不断反思和拓展童年观念,全面提升艺术性和幻想性的品质,重视阅读接受,强化国际交流对话,彰显了江苏儿童文学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生成了江苏儿童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奎章阁本 研究》通过对奎章阁本《文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文本考察,把握奎章阁本《文选》如何处理正文文字的异同,弄清奎章阁本《文选》五臣注和李善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最终达到总结奎章阁本《文选》在合并五臣注和李善注时所遵循的原则和体例,探寻《文选》从单注本到合注本的演变过程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目标,并为整理李善注和五臣注提供可靠底本。《奎章阁本 研究》的研究内容则为文本研究,对奎章阁本《文选》的正文、五臣注、李善注进行详细解剖,重点在《文选》从单注本到合注本的演变。文本研究应该是整个文献研究的基础,要想弄清文献大问题,必先弄清文本小问题。
《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文学的尊严》作者贺绍俊先后在《文艺报》和《小说选刊》供职,追随着文艺的新动向、新潮流,经过多年的积淀,他的文学随笔越发炉火纯青,他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策略,从理性和思维的角度,以厚重浅显的文笔,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文学的尊严》将问题意识贯穿在其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之中,并试图重新建立起当代文学的宏大叙述,描述出当代文学实践的轨迹。
《张衡作品研究》从文章学和文献学两个角度,对张衡现存文学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首先,本书从文章学角度,对张衡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张衡文章取资的来源;从立意、结构布局、字句三方面分析了张衡文章摹拟前人作品的特点;探讨了张衡的写作方法;从作家的学养、爱好出发,并结合文学史、文化史,分别就崇典爱俗、好奇乐异、重尚文藻三方面,对张衡文章的风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讨论了张衡作品的文序、文病和文用三个方面问题。其次,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张衡作品的流传情况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