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象征解读》一书全面、系统地阐释沙盘游戏及沙盘心理治疗中所需理解的沙具象征、结构象征、主题象征、原型象征、动态象征等内容,解决了沙盘游戏使用者常见的痛点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能够帮助读者全面、高效地了解沙盘游戏中的象征内容,从而更好的解读沙盘作品。
齐格蒙特 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 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等作品。
《我们为何无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开创性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剖无聊这种定义模糊的感觉。 - 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 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无聊已变为新时代的流行病了吗? 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 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 - 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 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没有目的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
沙盘游戏是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学者多拉?卡尔夫创立的心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沙盘游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中,是目前 上 的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纾缓心理压力、解除心理矛盾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工具。目前沙盘游戏日益普及,我国许多高校及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已把沙盘作为标配心理器械。 本书共有七章,包括沙盘游戏的前世今生、相关理论、操作技术、分析技术,沙盘游戏室的基本设置等。本书还从实践的角度对心理教师如何操作沙盘游戏做了全面的介绍,可作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的 书目。
沙盘游戏是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学者多拉?卡尔夫创立的心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沙盘游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中,是目前 上 的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纾缓心理压力、解除心理矛盾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工具。目前沙盘游戏日益普及,我国许多高校及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已把沙盘作为标配心理器械。本书共有七章,包括沙盘游戏的前世今生、相关理论、操作技术、分析技术,沙盘游戏室的基本设置等。本书还从实践的角度对心理教师如何操作沙盘游戏做了全面的介绍,可作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的 书目。
本书通过名篇选译、名著解读、思想评述、案例分析等专题,全面展现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从众与独立、人际适应与理性选择的人际关系思想,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他在人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贡献。所罗门·阿希,1928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3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期间曾在普林斯顿 研究院、美国公共卫生局、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 研究中心任 研究员。1979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美国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评选为“20世纪一百位 的心理学家”之一(列第41位)。
齐格蒙特 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 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等作品。
本书通过名篇选译、名著解读、思想评述、案例分析等专题,全面展现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从众与独立、人际适应与理性选择的人际关系思想,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他在人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贡献。所罗门·阿希,1928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3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期间曾在普林斯顿 研究院、美国公共卫生局、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 研究中心任 研究员。1979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美国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评选为“20世纪一百位 的心理学家”之一(列第41位)。
肚子上的脂肪是心烦气躁的集合体;皮肤问题跟想太多有关;小腿出问题,通常意味着对人生迷茫;便秘其实是爱拖延的体现;尿频是焦虑的体现……作者从30000个病例中得到实证,负面情绪会给带来身体“毒害”,并利用28年工作经验教授如何改变身体的习惯,去除生气、焦虑、悲伤、孤独、忧郁、恐惧等情绪,启动身体自愈力,如:放松双手,可以改善脖子僵硬,释放忌妒和压力,还能保养双手;伸直手臂向前看,紧实上臂肌肉并摆脱犹豫不决;抬头挺胸走路,姿势变端正,还能防堵忧柔寡断的想法等。
本书是一本研究法国学者、精神分析学家雅克 拉康的临床思想及其实践应用的作品,拉康被誉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本书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欲望经济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三种精神结构——强迫、倒错、癔症,以及三者的诊断和区分问题,不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指导,都有极高的价值。本书适合对精神分析感兴趣想要入门的读者、精神分析学习者、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阅读。
《改变,是为遇见 好的自己》一书记录了当代青年创业者的整体风貌,包括青创客发起人的初心,青创客导师的悉心培养,以及青创客团队的奋斗历程。 对每个青年来说,从0到1的奋斗过程是艰难的。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导师的赋能助力、青年的努力奋斗,青创客计划成为了青年成长的加速器。 青创客计划,以“六力理论”为基础,以“学习五环法”为支撑,将“以人为师”计划、阅读计划、培训计划、“行走有力量”等贯穿始终,培养高效的自我管理,践行首要的利他精神,助力青年成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