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乐理与视唱》由乐理和视唱两部分组成。乐理部分简要明了地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的基本乐理知识,主要内容有八章,带有大量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视唱部分包括五线谱视唱和简谱儿歌,曲目丰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跨度较小。 本书的特点是选编了大量简谱儿歌。所选儿歌来自外,儿歌较新、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内容生动形象,并且可以加入很多游戏,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可以为以后的幼儿园教学做好积累。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师范的"乐理视唱"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幼儿教师职业培训、幼儿教师转岗培训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幼儿歌曲弹唱"课程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清晰、简明、易读的方式阐述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展开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崭新地图。全书分4部分,共9章。部分介绍了超个人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的精华,并说明了各家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讨论了各种超个人相关的重要议题;第四部分则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您近查看的商品和相关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亦邻真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专著和词条等蒙古学研究的汉文版全集汇总。部分是他的未刊稿,以及从蒙古文新译为汉文的论文稿,此外还有部分手写稿和信札的照片,均为首次出版。两位整理者乌云毕力格和乌兰教授也都是著名的蒙古学学家,为亦邻真先生的学生,对于原稿进行了收集,编排,并对于部分蒙文稿件进行了汉译。
《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以王维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这两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诗人的诗歌为语料进行多层次的认知比较研究,从中构建诗歌的概念合成模式,并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来解读诗意。《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力求在概念合成理论基础上拓展其在叙事、语用、翻译领域的双域和多域网络的概念合成理论模式。
本书是徐鼎鼎在港台大学读硕博期间发表论文之选编;共收有论文十一篇,先经学再文学,有考辨有探析,此前或刊於期刊,或发表於学术研讨会;主要内容为: 1.《(左传“锡命”考)》:通过查考“命”字本义,及《左传》有关“锡命”之十二则记载,结合西周“锡命”金文,发现以往将“锡命”解释为“封官授职”之说有待商榷。 2.从《(左传)预言探(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从《左传》预言出发,探究《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中所蕴涵之逻辑与思想。 3.《从清初官方经解探科举废(胡传)》:先以《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御纂春秋直解》三部清朝官方经解为范围,探讨科举废除《胡传》之原因;次论官方的态度与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当时《春秋》经学的影响。 4.《(诗经)(屈骚)忠怨之情比较》:比较《诗经》与《
这部著作全面介绍、分析了整个20世纪,包括21世纪开端时期,印度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情况,强化了此前长期被忽视的现象与环节,尤其突出了对民国时期印度文学、印度不同语种文学和大众文艺的研究。 《印度文学在中国:百年译介与传播》既是研究中国东方学、印度学学术史的专著,同时其本身也是中国东方学、印度学学术史的一部分。通过它,读者可以对这个知识领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盛可以是中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曾出版《北妹》《道德颂》《息壤》等多篇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等十余种语言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曾获得过众多奖项。该书是部关于盛可以作品的评论集选本,主要内容分为“甚是可以”“作为北妹”“道德新颂”等七辑。
本书为湘潭大学素质教育精品课程《西方文学欣赏》教材。内容包括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到当代的一些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赏析。每课一讲,由课堂录音整理而成。本书的内容包括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到当代的一些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赏析。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作者基本沿着主线选取了部分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文学分析。
本书收录论文十八篇,主要探讨有关寒山诗、苏轼诗、《五灯会元》等的种种问题,目录如下:《〈敦煌歌辞总编〉佛教歌辞匡补举例》、《王梵志诗中的他人作品》、《令章大师李稍云》、《敦煌变文新校》、《〈庐山远公话〉新校》、《寒山诗籀读札记》、《流浪者的悲歌——寒山“弟兄同五郡”诗诠解》、《寒山拾得佚诗考》、《卢仝诗论》、《游侠诗人刘叉》、《读〈纪评苏诗〉》、《说东坡柯丘海棠诗》、《苏轼诗中的行业语》、《〈文心雕龙札记〉的审美倾向》、《读〈管锥编〉札记》、《〈老子化胡经 玄歌〉考校》、《〈五灯会元〉点校献疑三百例》、《〈五灯会元〉点校献疑续补一百例》。
本书接续《柱马屋存稿》而来,收录作者自2003年以来的若干篇论文,“柱马屋”并非斋名雅号,而是取寒山诗:“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突。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可见作者自称不堪栋梁之用的情怀。
冯至先生这部研究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专著,是他在海德堡大学的博士论文:《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本书收录了德语原文的全文和其弟子李永平、黄明嘉合译的中译文,还收录了德语文学教授陈铨刊发于1936年1月《清华学报》上的评论文章。冯至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诺瓦利斯的开拓者,以诺瓦利斯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至今也寥寥无几,故这篇博士论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本书由德语文学翻译家、歌德研究学者陈巍主编,开篇附有其论述冯至研究诺瓦利斯的编者前言。
冯至是中文世界研究歌德的开拓者。冯至先生的专著《论歌德》,上卷作于1941-1947年,下卷作于1978-1984年,本书据1948年上海正中书局出版的《歌德论述》和198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论歌德》,对其收录相同文章指出异文之处,以供读者参阅;此外还收录了冯至译注的《歌德年谱》(1749-1808),并补译了冯至未翻译的部分(1809-1832);冯至在1947年所作的以歌德为题的演讲,以及1982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作的“歌德”词条,也收录书中。冯至研究歌德是中国歌德学研究领域的一个肇始,也是一座丰碑。本书由德语文学翻译家、歌德研究学者陈巍主编,开篇附有论述冯至研究歌德的编者前言。
刘强著的这本《世说三昧/有竹居古典今读》是“有竹居古典今读”系列的第三部。 作者精研《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有年,浸淫涵咏,深得其三昧。故其笔下,无论人物、典故,还是风俗、名物,无不光彩灵动,摇曳多姿。 全书出文人史,广征博引,视角独特,议论生风;又加结构整饬,收放自如,笔触细腻,描画有致,相信渎者一卷在手,自可领略魏晋名士千古风流。
本书引进自 ELSEVIER 出版集团,是经典著作 Moy 生理学系列之一。著者从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出发,全面介绍了不同器官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系统阐述了内分泌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管理及新近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生殖系统周期、女性生殖系统、妊娠内分泌及新开展的内分泌技术等内容,详细描述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及用药方法。本书为全新第 5 版,共 11 章,图表更加丰富,各章末设有总结及自测题,可供内分泌科与生殖科医学生练习参考。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阐释得当,可作为辅助生殖科医生不可多得的案头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