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一名瑞士精神病学家首次使用 autistic 来描述 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模式。 1942 年,美国自闭症研究之父列昂 肯纳根据11名儿童的病情,借用 autistic 一词,将这种疾病命名为 情感 接触 中 的自闭性障碍 。 《不同的音调》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发展。这部历史不仅是由学者与先驱的研究构成的,更是无数孩子及其家庭不被理解的痛苦与不折不挠的奋斗写就的。在这里,母亲们摆脱了针对自身的道德指责,家长们努力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医疗界为寻找病因和疗法进行了数不清的尝试,政界与法律界为这些孩子铺平了进入普通课堂的道路。 这也是一部关于失败和进步的历史,展现了在面对未知威胁时人性的黑暗与光明。唐文和祖克以理性的笔触忠实记录下人们走过的弯路与获得的成就,并告诉我们,这段旅途仍在继续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原因都会导致情绪冲突。这些情绪冲突有可能是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冲突,也可能是自己与自己的情绪冲突。在与他人的冲突之中双方都没有*的输赢,即便一方赢了,也是建立在牺牲对方的基础之上的;在与自己的冲突之中,如果自己长期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就可能导致自己情绪崩溃,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作者伯克为专业情绪教练,在书中不仅深度分析了产生情绪冲突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情绪冲突的5个步骤,引导读者确定自己的情绪模式,找回自我情绪的主导权,重新定位自我价值,评估自我与他人价值观的差异,从而塑造双赢的情绪稳定模式。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的情绪很差,容易情绪失控,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那么在本书中就可以找到解决自己坏情绪的办法。这本书能助你成为一个情绪稳定、高情商的快乐生活者。
本书介绍了以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阻止法为基础的针对强迫症的整合干预策略,它将正念、认知重构、暴露和行为阻止技术地整合在一起,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极强的书。
《如何才能不焦虑》由包括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在内的三位心理学专家创作。《如何才能不焦虑》从日常的故事解读焦虑,并提供真实例子和途径来帮助我们对抗焦虑。《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针对心理学门外汉的自助书,笔调轻快、幽默,逻辑明晰,旨在帮助那些被焦虑困扰的人群。 《如何才能不焦虑》首先呈现了现在对焦虑的理解、大脑如何产生焦虑、焦虑的功能以及它在人类生存中的贡献、病理学的进展等。然后,《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分章节介绍了五种主要焦虑症(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原因,结合实际例子讨论应对策略和克服这些焦虑症的练习,《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用很轻松的方式如歌词来帮助读者记住这些有用方法,提供的“工具箱”中的方法从简单到
本书是一本精神分析案例集,作者将自己半个世纪以来的临床工作经验,镶嵌入四个极为完整而又引人入胜的精神分析案例中,不仅突显出精神分析理论解决不同类型的心理疾患时所展现出的超凡魅力,更勾勒出一个富有经验的
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作为精神分析师,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感动和指引。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金妮开始接受亚隆的私人治疗。睿智的亚隆提出,双方在每次会谈结束后分别写下自己最深切的内心感受。长达20个月的治疗之旅,饮可乐亚隆与金妮共同探索心灵黑洞的真实足迹。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应运而生。 你会发现,这个发生在30多年前的故事,历久弥新。
为什么本该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会有种种矛盾?为什么我们总是肆无忌惮地对最亲的人恶言相向?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为什么父母的婚姻对我们的家庭有如此大的影响? 与其步步退避、不知所措,还不如快翻开这本书,看心理治疗师的分析解答。 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布莱斯一家从四分五裂,到求助家庭治疗师,最后在理解和倾听中重建爱的信仰,重获新生的过程。借由书中家庭所面临的危机,作者带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本书于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成为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冥想是一种想象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集中地观想一个对象,而使人心智专注,并通过积极的想象,将健康、开放的意识注入我们的精神之中:当今社会中充满着各种的压力,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思考日益复杂化,情绪心理也更加不明朗,抑郁、浮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能力对自己的精神情绪做出有效的调节,否则将十分容易被焦虑、恐惧、愤怒的负面情绪所左右,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为人处世,还会影响到个人的生理健康。因此,学会如何通过冥想放松身心、平静情绪是十分有意义的。 《冥想 一种神奇的心理疗法》传达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放松法门,更是一种重视生活、重视自我、享受生命的精神。《冥想:一种神奇的心理疗法》中不仅系统地讲解了冥想的起源、历史与本质,更为读者详细地介绍了多种能达到不同功效的冥想方法,
本书的作者大卫·A. 乔布斯(David A. Jobes)是干预领域的和专家。他在书里介绍了一种干预的临床框架,即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CAMS)。本书详细描述了CAMS的基本理念和使用方法(包括所涉及量表的使用与编码)。 CAMS在《状态问卷》(SS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在SSF的引导下展开工作。CAMS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包括:聚焦于议题(而不是心理障碍);了解引起患者意念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在门诊接受干预而不必住院;用稳定化计划取代不协议;与患者的倾向共情,采取协作的方式而非指导式的。已有证据表明,CAMS可以结合不同流派使用,并能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临床情境。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美国心理学家、现实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对心理问题的创新解读。格拉瑟提出,我们应用已久的外部控制心理学,正是导致我们的人际交往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心理和情绪困境,都是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导致的。选择理论认为,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只有信息,我们的情绪都是自己选择的,这一理论让我们得以转换视角,明确个人自由的边界,积极发展充分保障彼此选择自由的新型人际关系,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格拉瑟认为,选择理论的应用可以遍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本书中,他在对基本概念做过详细定义后,具体阐释了选择理论在婚恋关系、家庭与亲子关系、教育领域、职场和社区中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有人际关系存在,就有选择理论的用武之地。
提起“心理治疗”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倚在长沙发上,花一小时来挖掘童年悲惨记忆的画面。而一种与之不同的治疗方法暗示,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如果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现在和未来,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时间观疗法”。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6种影响人幸福感的时间观念分别是: 过去积极时间观(你喜爱自己的过去); 过去消极时间观(你有遗憾、过去发生过不幸的事或者被你夸大为不幸的事情); 现在享受时间观(你享受当下,喜欢犒赏自己); 现在宿命时间观(你感觉命运不受自己控制,那何必费心去控制呢?); 目标导向未来时间观(你会事先计划,做任何决定都会权衡利弊); 未来时间观(你过得很好,因为你相信奖赏
心中有爱 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亲爱的,我的脑袋里住了一只山雀》的作者许洛瑟在入院治疗期间,因思念幼子,又试图亲自向7 岁的他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于是写了这坦诚真挚又带着几分黑色幽默的51 封信,字里行间体现出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怜爱与歉疚。 对许洛瑟来说,儿子和妻子是上天赐予他的两个珍贵的礼物,为了他们,他自愿住进精神病院;为了他们,他又奋力将自己从抑郁的深渊拯救出来。 这是一部充满辛酸自嘲与含泪微笑的作品,在德国出版后好评如潮,堪称当之无愧的年度好书。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定能受到感染
《压力所致损伤--建模行为观察与干预》的作者是江明君。 《压力所致损伤--建模行为观察与干预》: 采用模拟常见压力、负性事件的实证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探索由于压力等导致的器质性损伤。观察压力环境下的行为改变,设计了有效独特的行为观察指证,探索压力与行为变化的关系。进行多种干预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书介绍了以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阻止法为基础的针对强迫症的整合干预策略,它将正念、认知重构、暴露和行为阻止技术地整合在一起,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极强的书。
本书为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简要介绍强迫症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学说及症状举例,详细论述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理论及中国学者对森田疗法的发展,并通过患者的体会和大量案例介绍如何应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读者对象:强迫症患者及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