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人们普遍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多重人格和如何诱导发现的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其促进心理治疗。内容极具吸引力,对于学习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心理咨询师来说,可以是一本教学参考书。心理师可以以此书为指导,进行日常的咨询工作和自我成长。对于其他心理学家,可以作为知识性读物,增进对人格的理解,也可以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启发。而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学爱好者,也是一本有意思的知识性读物。本书有成为畅销书的潜力。
《心理咨询技能训练》旨在促使学生达成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包括结构化技术、倾听技术、内容反映和情感反映技术、具体化技术、共情技术、探询技术、立即性技术、自我表露技术和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提供信息技术等。(2)熟悉心理咨询的一些常用技术,如角色扮演技术、空椅技术等。(3)了解沙盘、绘画等常用咨询技术。 通过学习《心理咨询技能训练》,编者希望同学们在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技能,为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将来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矫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服务等工作。
《自恋:一个新理论》中作者赛明顿讨论了我们常常会碰到的自恋这个主题。他从与罹患这种障碍的病人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中提炼出了新鲜的洞见。他所采用的视角非同寻常并给人以启迪。他不仅从克莱因的本能夸大/躁狂防御的立场,以及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巴林特和科胡特的创伤一缺陷概念这些众所周知的方面理解自恋这个主题,还从深刻的本体论的不安全性这个独特的角度。《自恋:一个新理论》将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自恋的起源,以及如何在治疗中对其展开工作。
《家庭舞蹈》作者李维榕博士,为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上海家之源(AITIA Family Institute)的临床总监,美国纽约 MinuchinCentre for the Family的家庭治疗教授,美国家庭治疗学院2014 年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杰出贡献奖 得主。《家庭舞蹈》系列已在香港、台湾推出过繁体版,此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家庭舞蹈》1-9系列为大陆简体版。 《家庭舞蹈6:家庭生病了》用一个个家庭治疗案例揭示 问题个体 背后的 有病家庭 ,如 夹在父母中间的女儿 孩子的身心症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没有自己故事的女儿 与孩子谈话 痴男怨妇与痴心孩子 离婚不是过去的事 重组家庭 可恶的抑郁症 不知老之将至 做个开心快乐的人 等。
本书为《突发应急事件公众心理应对指南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组织多个精神卫生机构的成瘾医学专家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突发应急事件期间网络成瘾的识别及应对、酒精滥用与成瘾的识别及应对、烟草成瘾的识别及应对、镇静催眠药物滥用与成瘾的识别及应对、毒品成瘾的识别及应对。本书既能满足公众对疫情期间成瘾行为识别及应对方面科普知识的需求,也能满足医务工作者临床评估的需求,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强,适合公众和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
正如“多难兴邦”,任何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给我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做好危机后的心理重建意义重大。本书围绕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心理状态评估”“常见心理问题”“自我心理调适”“心理重建”和“心理干预”等5个方面展开,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既有扫二维码帮助我们发现心理问题,也有扫二维码“和我一起做”(音频)引导我们进行专业化的心理调适,使常见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并恢复健康和安适。相信本书会成为帮助我们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强心针”和“定心丸”。
什么是家庭治疗?好端端的一个家为什么要治疗?如何治法? 原来家庭是有生命的体制,与人一样,会病、会痛、会摔跤。有些毛病本来在开始时很轻微,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又会变成顽疾、变成毒癌,让你痛不欲生。 家庭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是带菌者,互相感染,让病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重复又重复地,让家庭悲剧不断以同样形式上演。 李维榕著的《家庭生病了/家庭舞蹈》所收集的文字,都是一些 常见的家庭病毒,当然也包括吃喝玩乐、走路睡觉等生活中的小枝节。因为所有家庭,都离不开生活。认识这些病痛的面孔,我们便可以提高警觉,甚至自我诊断,早早把病魔赶走。家庭健康,人人才活得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