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礼记陈氏集说补正
    •   ( 50 条评论 )
    • 陈士银 /2020-07-01/ 安徽教育出版社
    • 《礼记陈氏集说补正》,纳兰性德著,今由扬州大学历史系陈士银点校整理。本书以清康熙十九年(1680)《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对了解纳兰性德在经学上的造诣以及梳理元明清三代礼学发展的脉络都具有重要意义。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清朝权相纳兰明珠之子,清初著名词人、经学家,师承著名学者徐乾学。文学代表作为《饮水集》《侧帽集》等,经学代表作即为《礼记陈氏集说补正》等。《清史稿》将纳兰性德列入《文苑传》,是传除了盛称其文翰上的成就外,也称赞纳兰性德在经学上的功底。 《礼记陈氏集说补正》是纳兰性德对元儒陈澔《礼记集说》一书的补苴与匡正之作,凡陈澔所遗者谓之 补 ,所误者谓之 正 。四库馆臣对纳兰性德此书评价很高,认为其 综核众论,原委分明,凡所指摘,切中者十

    • ¥44 ¥66 折扣:6.7折
    • 新定三礼图
    •   ( 22 条评论 )
    • (宋)聂崇义|责编:石玉|校注:丁鼎//孙蕴 /2022-08-01/ 中华书局
    • 《新定三礼图》,又称《三礼图集注》、《三礼图》,共二十卷,宋人聂崇义撰。聂氏精于礼学,曾为礼学博士,他根据当时流传的六种三《礼》旧图,参互考订,撰成《新定三礼图》。书中收图凡380余幅,每幅图都附解说,引经据典,分类阐释《周礼》《仪礼》《礼记》中涉及的冠冕、服饰、弓射、旌旗、器物、宫室等,图、文结合,辅以新注,对当代人理解古代繁复的礼仪活动很有帮助。此次整理,以宋淳熙二年刻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本和《四库全书》本为校本。

    • ¥48.9 ¥75 折扣:6.5折
    • 《周礼正义》点校考订
    •   ( 131 条评论 )
    • 颜春峰汪少华 /2017-01-01/ 中华书局
    • 颜春峰、汪少华《〈周礼正义〉点校考订》,是针对孙诒让《周礼正义》点校本的考辨之作。孙诒让《周礼正义》旁征博引,对《周礼》作了总结性的研究。《周礼正义》zui重要的版本,是1905年孙氏家藏铅铸版初印本(乙巳本)和1931年的湖北篴湖精舍递刻本(楚本)。汪少华、颜春峰比勘乙巳本和楚本,并参考收藏于台湾的孙诒让手校本,对中华书局 清人十三经注疏 点校本作了全面梳理,为进一步完善《周礼正义》的点校提供了确切依据。

    • ¥74.3 ¥88 折扣:8.4折
    • 礼记(线装本·全5册)
    •   ( 280 条评论 )
    • 【汉】郑玄 注 /2015-09-01/ 中华书局
    • 《仪礼》、《周礼》、《礼记》并称“三礼”,是记载我国早期礼法、礼义的经典著作,其中,《仪礼》主要记述具体礼法仪式,《周礼》主要记述职官职务,而《礼记》则侧重阐明礼的意义和作用。在“三礼”中,《礼记》由于文风清丽,内容丰富,包含较多具有人生启迪意义的格言警句,因此流通广,受历代学者青睐。早在西汉时期,戴德、戴圣叔侄二人便以习礼闻名于世,所传礼学,分别被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唐代时已亡失大半,现仅存三十九篇。学界习称的《礼记》,为《小戴礼记》,我们熟知的《大学》、《中庸》即出于此。后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公元一二七—二〇〇年)作注,《礼记》地位更为尊崇。郑注不仅使一些晦涩难解的文字详明易懂,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经文内容,裨益后学,经久不衰。 此线

    • ¥491.1 ¥680 折扣:7.2折
    • 崇贤馆藏书 礼记(宣纸排印)
    •   ( 22 条评论 )
    • 戴圣 编 /2014-01-01/ 黄山书社
    • 崇賢館始置唐代太宗朝,設有學士、校畫郎各二人,掌管經籍圖書並教授諸生。 一九九九年,同道者矢志復興崇賢館。立館理念:積累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國人及世界提供园學體驗和禪修之所。該館在季羡林、啟功、馮其庸三位國學大師及著名文史學家傅璇琮、毛佩琦先生指遵下,遴選先賢原典並注,陸續以宣紙精品圖書面世。 崇賢館藏書涵蓋經、史、子、集,既有書真迹,亦有碑刻拓片。其内容囊經天緯地之道,攬修身齊家之學,是為現代人重建私德體系提供的一套權威、完備的「中華傳世珍本藏書一。 崇賢館成品選取安徽涇縣享有「纸中黄金」美譽的手工宣紙製作,宋代手工綫訂裝幀,綾面絹簽,堪稱一中國好的宣紙書」。其编號藏品,歷久增值,崇賢飪十年精品,已成為藏家和拍賣行的新寵。

    • ¥1242 ¥1800 折扣:6.9折
    • 礼记译解 (全二册)——中国古典名著译丛书
    •   ( 286 条评论 )
    • 王文錦 解 /2013-07-01/ 中华书局
    • 自從東漢學者鄭玄分别給儀禮、周禮、禮記做了注解之後,才有了三一禮七逗一名稱。儀禮記的是冠、婚、喪、祭、飲、射、燕、聘、覲的具體儀式;周禮是通過記述三百多種職官的職務,從而展開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設想;而禮記的内容則側重於闡明禮的作用和意義。西漢時期,儀禮取得了經的地位,而有關禮的一些「記气僅是儀禮的從屬性的資料。王莽執政,周禮列為官學,被視為經典,東漢時期雖排之於官學之外,而已傳習於世。漢末禮記獨立成書,此後講習禮記的漸多,到了唐代,開始取得了經典的地位。從漠末到明、清,就三禮來說,禮記的地位越來越高。儘管儀禮、周禮兩書的體例比較完整,而禮記是部没有什麽體例可言的儒學雜编,取得經典地位也晚,但從對社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來說,禮記遠比儀禮、周禮為大士逗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

    • ¥81.1 ¥96 折扣:8.4折
    • 中华礼藏·礼乐卷·乐典之属·第二册
    •   ( 67 条评论 )
    • 束景南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19 ¥300 折扣:7.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