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 0 条评论 )
    • [日]山井鼎 撰,[日]物观 补遗 /2022-09-01/ 凤凰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山井鼎撰、物观补遗,是日本校勘学 的巨著,也为中国乾嘉学者广泛采用。山井鼎根据足利学校之藏书,包括唐以前 写本、宋椠本、足利学校印本、明本等儒家经典,以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比勘版本异同,进行考异、补阙、正误、存旧工作,成《七经孟子考文》,又由物观补遗 而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被《四库全书》收录,并成为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校本。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 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考文》,而日本宫内厅所藏《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是 接近原貌的版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凤凰出版社特向京都大学附属图书 馆、宫内厅书陵部申请,将其影印出版,一齐呈现

    • ¥404 ¥800 折扣:5.1折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 0 条评论 )
    • [日]山井鼎 撰,[日]物观 补遗 /2022-09-01/ 凤凰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山井鼎撰、物观补遗,是日本校勘学 的巨著,也为中国乾嘉学者广泛采用。山井鼎根据足利学校之藏书,包括唐以前 写本、宋椠本、足利学校印本、明本等儒家经典,以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比勘版本异同,进行考异、补阙、正误、存旧工作,成《七经孟子考文》,又由物观补遗 而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被《四库全书》收录,并成为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校本。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 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考文》,而日本宫内厅所藏《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是 接近原貌的版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凤凰出版社特向京都大学附属图书 馆、宫内厅书陵部申请,将其影印出版,一齐呈现

    • ¥403.92 ¥800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2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国学十三经
    •   ( 20 条评论 )
    • 姜涛 /2016-03-01/ 线装书局
    • *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JP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十三经》占有重要地位。《国学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 经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 传 ,《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 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 经 的地位, 传 、 记 次之,《尔雅》又次之。〖JP〗 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 经 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

    • ¥790 ¥1580 折扣:5折
    • 四书五经(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简装 套装全八册)
    •   ( 14307 条评论 )
    • 中华文化讲堂 著;谦德文化出品 /2018-01-18/ 团结出版社
    •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直接、可靠的资料。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相传为曾子所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超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

    • ¥110.5 ¥221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0.98 ¥200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9.8 ¥200 折扣:5.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明代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2015-07-01/ 凤凰出版社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经学,关于经学的资料汗牛充栋。本书按照时代时间叙述明代时期的经学发展情况,并加以细致考辩,从而j将明代经学发展史划分为复古时代、践履时代、新变时代、反思时代等四个阶段。一是还原明代经学产生的场域,进入明代经学的发生现场。二是展开新评价,体会明人经学著述背后的支配思想,从而对纷繁复杂的经学现象提出新阐释。

    • ¥213.5 ¥428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3 ¥200 折扣:5.2折
    • 明代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2015-07-01/ 凤凰出版社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经学,关于经学的资料汗牛充栋。本书按照时代时间叙述明代时期的经学发展情况,并加以细致考辩,从而j将明代经学发展史划分为复古时代、践履时代、新变时代、反思时代等四个阶段。一是还原明代经学产生的场域,进入明代经学的发生现场。二是展开新评价,体会明人经学著述背后的支配思想,从而对纷繁复杂的经学现象提出新阐释。

    • ¥214 ¥429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3 ¥200 折扣:5.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