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史记 中华书局
    •   ( 10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优选水准。

    • ¥220.4 ¥380 折扣:5.8折
    • 大清会典·嘉庆朝(全3册)
    •   ( 0 条评论 )
    • 杨一凡 宋北平主编,清托津 等纂,王帅一刘盈皎王正华点校 /2021-05-01/ 凤凰
    • 本书为 古籍十年规划重点项目,由 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宋北平先生主编。大清会典是清代典章制度的集成之作,清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先后修了五部会典,从康熙会典到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和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共同构成了清代典章制度的整体。这些会典内容前后相连,是了解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主要文献。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此前我社已经出版了康熙会典和乾隆会典,此次出版嘉庆会典,嘉庆会典共计八十卷,收录内容止于嘉庆十七年,是研究清代中晚期制度建设的主要文献。整理者王帅一和刘盈皎、王正华是法律史的专业研究者,本次整理态度严谨,质量较好。将为学界提供一个简便易用的通行本。

    • ¥185.4 ¥360 折扣:5.2折
    • 大清会典·嘉庆朝(全3册)
    •   ( 0 条评论 )
    • 杨一凡 宋北平主编,清托津 等纂,王帅一刘盈皎王正华点校 /2021-05-01/ 凤凰
    • 本书为 古籍十年规划重点项目,由 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宋北平先生主编。大清会典是清代典章制度的集成之作,清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先后修了五部会典,从康熙会典到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和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共同构成了清代典章制度的整体。这些会典内容前后相连,是了解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主要文献。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此前我社已经出版了康熙会典和乾隆会典,此次出版嘉庆会典,嘉庆会典共计八十卷,收录内容止于嘉庆十七年,是研究清代中晚期制度建设的主要文献。整理者王帅一和刘盈皎、王正华是法律史的专业研究者,本次整理态度严谨,质量较好。将为学界提供一个简便易用的通行本。

    • ¥185.4 ¥360 折扣:5.2折
    • 史记(共10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12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共10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是我国 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 早的一部,也是 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 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 、周 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 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 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

    • ¥205.2 ¥380 折扣:5.4折
    • 史记精华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杜京 主编 /2015-07-01/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 《史记精华》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典籍之一。《史记》是中国的靠前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同时还是一部很好的文学著作,在文学目前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 ¥154.8 ¥298 折扣:5.2折
    • 三国志(全四册)(插盒)
    •   ( 1282 条评论 )
    • (晋)陈寿 著,邹博 校注 /2013-11-20/ 线装书局
    •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国志》是紧承《史记》、《汉书》之后的一部史学名著。所以《晋书·陈寿传论》明确指出:“丘明既没,班、马选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辞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三国志》在中圆史学著述中的重要地位为学术界所公认。《三国

    • ¥299 ¥598 折扣:5折
    • 居贞草堂汉晋石景 北京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无 /2019-09-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收录金石学家周季木历年所得古代刻石131品,所收文物年代上起周秦,下至晋宋,精拓缩影石印,前有周氏编目,并详载原石尺寸及著录情况。周季木是民国时期著名金石藏家,以收集刻石、玺印、古陶闻名于世,所藏文物按门类各有图录,其中《居贞草堂汉晋石景》著录刻石,《魏石经室古玺印景》著录玺印,《季木藏陶》著录陶文,所收藏品都是周氏家藏之精华。《居贞草堂汉晋石影》以年代为序,著录至1929年为止的周氏所藏精品刻石名目,并各附拓片,堪称一部难得的古代金石图录,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 ¥162.5 ¥298 折扣:5.5折
    • 史记
    •   ( 42 条评论 )
    • 马博主编 /2014-06-04/ 线装书局
    • 《史记》是中国部以阐释历史为目的的历史著作,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史记》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 ¥790 ¥1580 折扣:5折
    • 三国志(全四册)
    •   ( 107 条评论 )
    • (晋)陈寿 /2013-11-27/ 线装书局
    •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撰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南朝宋裴松之注。本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生动。

    • ¥630 ¥1260 折扣:5折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
    •   ( 0 条评论 )
    • 王承略,刘心明 主编 /2014-03-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二十七卷)》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绎,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168.99 ¥33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