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三国志(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11374 条评论 )
    • 张文强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 前四史 。当时已有 良史之才 的称誉。

    • ¥15.3 ¥23 折扣:6.7折
    • 汉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8034 条评论 )
    • 张永雷刘丛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 。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它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 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其语言整饬详瞻、富丽典雅,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价值。

    • ¥14.6 ¥22 折扣:6.6折
    • 后汉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5921 条评论 )
    • 陈芳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398 445)编撰而成。全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共一百卷。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20),共196年的东汉史事。《后汉书》吸收综合了当时流传的十多家东汉史书的优长而成一家之言,真实而敏锐地反映出东汉社会和时代特征。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 。

    • ¥14 ¥21 折扣:6.7折
    • 宋书(全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2854 条评论 )
    • 沈约 著 /2015-03-01/ 中华书局
    • 《宋书》10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价值很高。其中《宋书》的八类志,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价值尤高。其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锡称赞《宋书》志是 史家之良规 。

    • ¥202.2 ¥280 折扣:7.2折
    • 新五代史(全3册 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2820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校注 /2015-11-01/ 中华书局
    • 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1007 1072年),大约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由宋朝欧阳修撰写、宋朝徐无党作注的《新五代史(1-3)》一书是《新五代史》中的部分,《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 褒贬 义例。

    • ¥75.8 ¥105 折扣:7.2折
    • 明史(全二十八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5994 条评论 )
    • 张廷玉 著 /2015-05-01/ 中华书局
    • 《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包括《明史(1 28)》共28册。《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332卷,记载了明朝自建国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的整理,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进行标点分段,以《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等近十种明代史籍进行校勘。

    • ¥637 ¥980 折扣:6.5折
    • 新五代史(精装全3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3629 条评论 )
    • (宋) 欧阳修 撰,(宋)许无党 著 /2015-08-01/ 中华书局
    •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新五代史》。 全书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新五代史》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行文方面,欧阳修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倡导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文笔简隽,寓意深邃,自宋代以来即立于官学,盛行于世。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

    • ¥130 ¥180 折扣:7.2折
    • 新五代史(平装全3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3019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撰、【宋】徐无党 注、陈尚君 等 修订 /2016-08-01/ 中华书局
    •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新五代史》。 全书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新五代史》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行文方面,欧阳修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倡导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文笔简隽,寓意深邃,自宋代以来即立于官学,盛行于世。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

    • ¥83.2 ¥128 折扣:6.5折
    • 元史(全15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2557 条评论 )
    • (明)宋濂等 撰 /2016-03-01/ 中华书局
    • 明代宋濂等修《元史》共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历史。 《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以元代各朝实录、《经世大典》等为基础,并收入典章制度、文集碑传、杂史杂著等,史料价值较高。《元史》体例整齐,叙事明白,文字浅显,便于阅读。 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洪武本等版本,吸收了前人对《元史》的校勘成果,是目前*好的通行本。

    • ¥397.2 ¥550 折扣:7.2折
    • 金史(全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1932 条评论 )
    • (元)脱脱等 撰 /2016-03-01/ 中华书局
    • 元末脱脱等撰《金史》共一百三十五卷,是一部官修金朝纪传体正史,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一卷,记载了从女真族兴起、金朝建立直至灭亡百余年的历史。 《金史》是元末修三史即《宋史》《辽史》《金史》中编撰得*好的一部,记事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蒙古灭金,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系统地记载了女真族的发展史,尤其是志、表部分较为详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金代史料流传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元修《金史》是研究金朝历史*重要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是点校本 二十四史 系列之一,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北监本、殿本等,择善而从,同时还参考其他多种史籍,吸取前人的考订成果,成为当代《金史》的通行本。

    • ¥219.7 ¥338 折扣:6.5折
    • 南齐书(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1982 条评论 )
    • 〔梁〕萧子显 撰 /2016-03-01/ 中华书局
    • 本系列包括本局出版的《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各种版本。《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 二十五史 。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二十四史》(共241册,加《清史稿》48册, 二十五史 合计289册),主要供研究使用;繁体竖排缩印本《二十四史》(16开20册,加《清史稿》缩印本16开4册),主要供检索查阅。简体字本《二十四史》,精装、平装都是大32开65册,主要方便一般读者收藏、阅读,也是比较贵重的礼品。

    • ¥92.4 ¥128 折扣:7.2折
    • 魏书(精装全8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4033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负责修订人 何德章 /2017-01-01/ 中华书局
    • 《魏书》是一部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130卷(含子卷),包括本纪十二篇12卷,列传九十二篇98卷,志十篇20卷。不计子卷为114卷。全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魏书》成书后,渐有散佚,至北宋时期,全阙者27卷,不全者3卷。魏收之后,学者利用《北史》和唐人《高氏小史》补残缺卷次。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修订本《魏书》以百衲本为底本,以三朝本、南监本、北监本、殿本为通校本,以汲古阁本、局本为参校本,

    • ¥368.3 ¥510 折扣:7.2折
    • 辽史(全5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2262 条评论 )
    • (元)脱脱 /2016-03-01/ 中华书局
    • 脱脱等撰写的《辽史(1-5)》讲述了辽史一百六十卷,元脱脱等修,记载辽政權二百多年(公元九○七 一一二五年)的历史。其中也兼叙了以前契丹族和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历史。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各族之一,魏书、随书等史都有传。唐末,封建军阀篡奪和瓜分農民起义的果实,在中原和南方各地分别建立自己的统治,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機(辽太祖)则在祖国的北方疆土上建立了辽朝。它是一个以契丹贵族为主,联合一部分汉族地主和其他各族上層分子组成的政權。

    • ¥122.2 ¥188 折扣:6.5折
    • 清史稿(共48册)新版
    •   ( 2885 条评论 )
    • 赵尔巽 等撰 /2015-11-01/ 中华书局
    •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赵尔巽任馆长)编写的记述清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 正史 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汇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编成,资料详细系统。

    • ¥1213.3 ¥1680 折扣:7.2折
    • 宋史全文(全9册)
    •   ( 1995 条评论 )
    • 汪圣铎 点校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宋史全文》成书于宋末元初,共36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记载北宋建隆到南宋咸淳年间的史事. 是书于诸家议论采录颇富,虽其立说不尽精醇,而原书世多失传,足以资参考。尤其是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续资治通鉴长编》所缺30年史事,提供了《中兴圣政》今残的第30至45卷的相关史事,尤足珍贵。 《宋史全文》本次整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 中华再造善本 据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配卷影印《宋史全文》和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宋史全文》(未说明底本),力图恢复文献原貌。

    • ¥325 ¥450 折扣:7.2折
    • 魏书(全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繁体竖排)新版
    •   ( 1544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撰 /2016-04-01/ 中华书局
    • 北齐史学家魏收撰《魏书》是一部记载北魏一朝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一百一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十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卷,实共一百三十卷。《魏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中国古代正史中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空前著作,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由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唐长孺先生等点校,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本书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广受推崇,是当前*为通行的 标准本 。

    • ¥215.2 ¥298 折扣:7.2折
    • 旧五代史(精装全6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2737 条评论 )
    • 〔宋〕薛居正等 撰;陈垣刘迺龢 点校;复旦大学点校组 /2015-08-01/ 中华书局
    • 《旧五代史》150卷,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相区别,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宋后流传渐微,约在明清之际亡佚,今所见者为清代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 二十四史 中*的辑佚书。《旧五代史》主要删削五代各朝实录而成,由于五代实录今均已失传,《旧五代史》因大量保存了实录遗文而具有重要价值。 点校本《旧五代史》整理工作起初由陈垣、刘迺龢承担,文革中转至上海,由复旦大学完成,以1921年南昌熊罗宿影印四库馆缮写进呈本(简称影库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刘氏嘉业堂本及其他三种抄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校勘成果,是 上海五史 中质量较高的一种。 本次修订仍以影库本为底本,通校了殿本、刘本以及原点校本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

    • ¥285.3 ¥360 折扣:7.9折
    • 旧五代史(平装全6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1722 条评论 )
    • 【宋】薛居正 等撰、陈尚君 主持修订 /2016-08-01/ 中华书局
    • 《旧五代史》150卷,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相区别,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宋后流传渐微,约在明清之际亡佚,今所见者为清代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 二十四史 中的辑佚书。《旧五代史》主要删削五代各朝实录而成,由于五代实录今均已失传,《旧五代史》因大量保存了实录遗文而具有重要价值。 点校本《旧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刘迺龢承担,文革中转至上海,由复旦大学完成,以1921年南昌熊罗宿影印四库馆缮写进呈本(简称影库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刘氏嘉业堂本及其他三种抄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校勘成果,是 上海五史 中质量较高的一种。 本次修订仍以影库本为底本,通校了殿本、刘本以及原点校本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

    • ¥202.2 ¥280 折扣:7.2折
    • 百衲本晋书
    •   ( 316 条评论 )
    • [唐]房玄龄等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监修,因李世民撰写了四篇史论,故总题曰 御撰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该书同时还以 载记 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 ¥130 ¥180 折扣:7.2折
    • 百衲本三国志
    •   ( 257 条评论 )
    • [晋]陈寿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三国志》是记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的 前四史 之一。作者陈寿曾任职蜀汉,蜀汉灭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后,三书方合为一书。

    • ¥101.1 ¥140 折扣:7.2折
    • 百衲本汉书(全2册)
    •   ( 220 条评论 )
    • [汉]班固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 二十四史 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 ¥225 ¥30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