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迄今著录金代文献为详明的著作。作者在多年研究金代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搜求,认真爬梳,整理出金代书目上千种,远远超出干嘉学者的二百余种。著录分为女真著述、文人著述、医学著述、佛教著述、道教著述等五部分。每部分先冠以序引,概括该类艺文状况;然后著录作者与书目,以作者为经、书目为纬;所收书目,一律说明存佚,引用文献均注明年代、作者、书名、卷数、篇目、版本及页码。内容丰富,体例规范严整,是了解和研究金代文化的工具书。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
本书是迄今著录金代文献最为详明的著作。作者在多年研究金代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搜求,认真爬梳,整理出金代书目上千种,远远超出干嘉学者的二百余种。著录分为女真著述、文人著述、医学著述、佛教著述、道教著述
本书收录宁夏地区7家收藏单位的古籍珍品,涵盖汉文、西夏文、阿拉伯文等文种,共计183部。其中汉文古籍168部,包括木活字本2种、写本8种、抄稿本6种、刻印本139种、拓本9种、其他5种;西夏文古籍10种,包括木活字本6种、泥活字本2种、写本1种、刻本1种;阿拉伯文民国巴基斯坦铜版錾刻古籍2种。基本体现了宁夏境内古籍存藏的概貌,展现了宁夏地区古籍存藏丰富多样和独具异彩的民族地域特点以及其独特魅力。
《中国经济年鉴》是由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大型年鉴,于1934~1936年间,共出版三编。每编4000页左右,分类浩繁,用详细的数字和资料,记载了一年间中国经济的状况,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史料。
《史总部》是《文献目录典·古籍目录分典》所属六个总部之一,在编纂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中华大典编纂条例》及《〈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编纂细责》的规定和要求,力争体现“纪百代之有无,广古今而无遗”的编纂旨趣。为达此目的,在框架设计上,《史总部》下设十五个部,即:纪传部、编年部、纪事本末部、杂史部、诏令奏议部、传记部、史钞部、载记部、时令部、地理部、职官部、政书部、目录部、金石部、史评部。各部之下,又根据每部史书所统括范围的大小与数量多寡,多者设分部,或分部之下再设专题。在总部、部或分部、专题之下,构设论述、杂录、综述三个纬目,经纬交织,点、线、面结合,以立体角度展示公元一九一一年以前,中国历代史部典籍的整体样貌与个体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