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典籍丰富,浩若烟海,常苦于无从下手。因此,作者广泛搜集资料,尤注意近人论著,于1979年开出中国史部目录学课程,边教学,边整理,1983年写成《中国史部目录学》包括绪论、总论(目录一名的始见及目录学的功用、刘向歆父子的别录七略与中经新簿、今传目录书举例、版本研究、校勘家法)本论(史部分类、正史、史记、史部与经部子部集部的关系)方法论(原形的史料高于转手的史料、史料的鉴别、史料的综合)结论(目录学是独立成学的学科并论目录学研究的任务、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考证学的关系、读书治学应充分发挥目录学的作用)附录(避讳学、辑佚学)等等。
《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续志》一卷,著录古籍凡一百七十馀种,遍及四部,既存《四库》未收秘笈,又多金陵乡邦文献;博考朝鲜、越南汉籍、古今妇女著作。集部诸书解题,尤著意补《宋诗纪事》之未备、纠《明诗综》之误考。解题兼述朱氏与钱泰吉、蒋光煦、劳格、钱培名诸人往来情形,藉之可详藏书、刻书故实。本次整理,以光绪间金陵翁氏茹古阁刻本为底本。
《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续志》一卷,著录古籍凡一百七十馀种,遍及四部,既存《四库》未收秘笈,又多金陵乡邦文献;博考朝鲜、越南汉籍、古今妇女著作。集部诸书解题,尤著意补《宋诗纪事》之未备、纠《明诗综》之误考。解题兼述朱氏与钱泰吉、蒋光煦、劳格、钱培名诸人往来情形,藉之可详藏书、刻书故实。本次整理,以光绪间金陵翁氏茹古阁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