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模奏议遗稿补证》选题与取材具有相当的开拓性与原创性。以民国十三年兰州宣德堂铅印本为底本进行校勘与补证,对大量丰富的珍藏档案、奏折、疏稿进行整理与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研究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其涉及晚清新疆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作为珍贵的手资料,弥补了正史文献之不足,对于研究清末新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有着不可或缺的史料价值。该书运用历史学、文献学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两岸故宫之源文件,采用对校、补证及考订方法,对原稿208 件折奏逐条逐字核查;增补其它版本或馆藏奏折;参考其它函电、书札,补充有关人物及事迹方面的材料,对错名漏字处校勘补正。力
奏议作为中国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奏事的重要文体,自先秦即已产生,并贯穿历朝历代,相沿不断。奏议一方面与当时的时政紧密相关,可为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提供可靠的手资料,另一方面也颇能反映作者的思想观点,体现其写作风格,一向为文学研究者所重视,是古代文史哲学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本书收录明代奏议抄本共十种,均为稀见文献,其中大多数属首次公开出版。如《户部题稿》人鲁府招》火楚王案》等迄今尚未见有出版物收录;又如《密谕录七卷》及《阁谕录四卷》,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云南丛书》虽予以收录,但其版本却是云南图书馆据明抄本转抄而来,其价值自不可与原抄本相提并论。本书将这些明代奏议的珍贵抄本公诸於世,必将丰富研究者对明代社会状况、国家治理状况、文化思想意识的认识,推动明代政治、军事、外交、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