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禅室随笔》的作者为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
《中华生活经典:古玉图考》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中华生活经典:古玉图考》不分卷,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件,图文并茂,图由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多有发明。这次即精选底本,参考其他版本和近今学者研究成果,校正错讹,疏解字词,直译原文,加以点评,并配以精美玉器照片六十余帧。
方薰等*的《山静居画论(外1种)》是一部绘画论*,约成书于1780年前后。这本书是随感式的杂录,没有明确的体例,但能不袭陈言,自出机杼,值得重视。对代代因袭的 气韵生动 ,对晚明以来居于主导地位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对绘画的意境和形神理论,以及风格、传承等,颇有独到之见。
刘松年 马和之 萧照 惠崇山水册页
虞晓白校注的《芥舟学画编/艺文丛刊》,清沈宗骞*。凡四卷:卷一、卷二论山水,分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等十六篇,持论明晰透彻,有条不紊。 卷三论传神,分传神总论、取神、约形等十篇,总结了古今人物画经验。卷四共三篇,即人物琐论、笔墨绢素琐论、设色琐论,泛论人物画经验及工具的选用。《芥舟学画编》为沈氏潜心画学三十年之成果,其文词富赡,理法兼备,堪称清代*重要的画论*作之一。
《幽梦影》共两百多条关于人生感悟和自然静赏的格言,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清初一百多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很大。作者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作等身,也是清代刻书家。
黄庭坚善行草书,学问文章与苏轼并称。其题跋文字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着作,理论价值和赏鉴价值兼具。《山谷题跋》是黄庭坚书画题跋作品的汇编,由晚明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晋编定,共九卷,完整反映了黄氏的艺术见解,对于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法雅言》是明代项穆所作的一部极具整体观和系统性的书学著述。全书共分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等十七篇。作者从儒家的观点出发,把书法推到“同流天地,翼卫教经”的地位。项穆强调书法的“正统”观念,将王羲之与孔子并列。书中既有独到的见解,又饱含着作者的责任意识以及丰富的情感,《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为“书家之圭臬”。
由袁枚著的《小仓山房尺牍/艺文丛刊》此书辑录的内容为作者与亲朋等相互往来的书札共三百余封。内容比较有趣,可读性强。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由袁枚著的《小仓山房尺牍/艺文丛刊》此书辑录的内容为作者与亲朋等相互往来的书札共三百余封。内容比较有趣,可读性强。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由袁枚著的《小仓山房尺牍/艺文丛刊》此书辑录的内容为作者与亲朋等相互往来的书札共三百余封。内容比较有趣,可读性强。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春觉斋论文》原为林纾在京师大学堂授课之讲义,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总结着作。全书先列 述旨 ,说明着此书的目的。其次 流别论气论述各种体裁文章的特点。再次 应知八则 ,论及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等文章风格问题,为全书精神所在。 论文十六忌 涉及古文创作应该避免的毛病.即从反面加以助证。 用笔八则 用字四法 探究具体写作技法,颇多作者沉潜多年的独得之秘。层层深入,正反论证。构成一套完整有序的理论体系。 本次整理,《春觉斋论画》以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中华书局画论丛刊本为底本,《论文》则以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着选辑》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