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记载的天文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于诸史本纪、表和天文志的相关天象记录,一一进行查验,主要涉及日食、月食、月五星列宿掩犯等天象。
自汉迄今。注道德经者。代不乏人。要以清初龙渊子宋常星真人所注为精窍。龙渊子清初太史。历官国史馆总裁。都察院御史。致仕还乡。潜心研究。注道德经讲义。阐发隐微。清圣祖仁皇帝。尊为天书。命以五龙铜板制印。王公鉅卿。有功德者。始得获赐一部。其为当时重视可知。民国初元。刊版一次。流传至今。存书不多。同人等诚恐年久湮灭。爰为发起重刊。使修道之人。得渡迷津。而登道岸。海内同志。定必乐观厥成也。
《道藏》本所收《老子指归》为底本。《道藏》本相对于其他诸本,最多地保留了严遵《老子指归校笺》的原貌。从两汉时期章句体式来看,作者认为,严遵所作,当称为《老子章句》。今《道藏》本所附《老子》经文及注文,即严遵本《老子》及《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所录严遵《老子注》,及后人腰斩《章句》之“句”。《指归》即《章句》之“章指”。在整理过程中,作者参考多种《老子》经注,充分利用各类出土文献、秦汉文献流传和音韵学知识,尝试复《老子章句》之旧,将今本《老子指归》整理成为一部条例清晰的读本,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辑佚,为《老子》学史和简帛《老子》的校勘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文本。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记载的天文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于诸史本纪、表和天文志的相关天象记录,一一进行查验,主要涉及日食、月食、月五星列宿掩犯等天象。
《琴学入门/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琴学入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琴,下卷为琴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
太上感应之篇,简言之,以因果感应之理事劝人为善去恶之文也。不知其作者为谁,或云葛洪,学者未必信也。至於语托太上,称天立教,尤渺渺乎不可究诰焉。自赵宋以来,流传不替,着录於道藏,是符苏丹鼎行功修练之外,道教中部淑世之作也。全篇只千百余字,而理事俱到,其中列举世间常犯过恶两百余事以擎口人,巨细靡遗,不惮其烦,若悯人偶一不慎而蹈之,以罹祸灾者;其意恺恺然,其言蔼蔼然,而其正义之气森森凛凛然,如有鬼神之鉴临,读之令人惶恐凄恻,愧不自安;而若从此扪心猛醒,则又立觉祸福在我,如得天地之生意,贤圣可期;盖历历而指,则贤愚俱受其惠,循循而诱,则下学易於上达,亦切问近思之学也。夫如是,则劝善之效着,淑世之功深,而长养飞昇之道,化民咸俗之学,尽在於斯,则虽指之为葛洪所作也亦宜,虽谓之为上天所垂
自汉迄今。注道德经者。代不乏人。要以清初龙渊子宋常星真人所注为精窍。龙渊子清初太史。历官国史馆总裁。都察院御史。致仕还乡。潜心研究。注道德经讲义。阐发隐微。清圣祖仁皇帝。尊为天书。命以五龙铜板制印。王公鉅卿。有功德者。始得获赐一部。其为当时重视可知。民国初元。刊版一次。流传至今。存书不多。同人等诚恐年久湮灭。爰为发起重刊。使修道之人。得渡迷津。而登道岸。海内同志。定必乐观厥成也。
《庚桑楚》和《至乐》两篇中,庄子用汪洋恣肆的文笔为我们阐述了平气顺心的养生秘法和让身心长治久安的无为法门。在《至乐》中,庄子探求何为快乐,不注重对死的思考{故能鼓盆而歌},更注重对生的快乐的谋取。他始终以天地之大的视野来看待人生的小问题,所以,表现出超脱而其乐无穷的人生姿态。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奇特、雄浑飞越,并善于通过生动形象、幽默讽刺的寓言故事阐述哲学思想,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道藏》本所收《老子指归》为底本。《道藏》本相对于其他诸本,最多地保留了严遵《老子指归校笺》的原貌。从两汉时期章句体式来看,作者认为,严遵所作,当称为《老子章句》。今《道藏》本所附《老子》经文及注文,即严遵本《老子》及《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所录严遵《老子注》,及后人腰斩《章句》之“句”。《指归》即《章句》之“章指”。在整理过程中,作者参考多种《老子》经注,充分利用各类出土文献、秦汉文献流传和音韵学知识,尝试复《老子章句》之旧,将今本《老子指归》整理成为一部条例清晰的读本,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辑佚,为《老子》学史和简帛《老子》的校勘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文本。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篆书者吴大潋一一八三五.一九。二一,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意斋,江苏吴县人。晚清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有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古玉图考、古籀补、意斋集古录、意斋诗文集、等著作。 吴大潋精于小学、考释古文字,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潋的书法造诣,以篆书最为精深。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篆书代表作有论语、孝经、说文解字建首、等。 我们对吴大潋先生的篆书论语配了简体释文,便于读者临习之余,重温经
《虚己以游世: 哲学研究(修订版)》对《庄子》一书进行了系统的哲学解释,作者的写作动机源于1997年阅读《庄子》时的惊异:早期维特根斯坦和庄子哲学竟然有许多深刻的相似之处。作者的所有基于对《庄子》的相关文本所进行的全面、系统、严谨的注解和分析。作者认为《庄子》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生如何具有意义和社会如何达至大治。
《道藏》本所收《老子指归》为底本。《道藏》本相对于其他诸本,最多地保留了严遵《老子指归校笺》的原貌。从两汉时期章句体式来看,作者认为,严遵所作,当称为《老子章句》。今《道藏》本所《老子》经文及注文,即严遵本《老子》及《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所录严遵《老子注》,及后人腰斩《章句》之“句”。《指归》即《章句》之“章指”。在整理过程中,作者参考多种《老子》经注,充分利用各类出土文献、秦汉文献流传和音韵学知识,尝试复《老子章句》之旧,将今本《老子指归》整理成为一部条例清晰的读本,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辑佚,为《老子》学史和简帛《老子》的校勘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文本。
《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为第一部汇集并选录唐以前书法资料总集,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要籍。《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辑录广备,如虞龢《论书表》、庾元威《论书》、庾肩吾《书品》、李嗣真《后书品》、窦臮《述书赋》、张怀瓘《书断》等,又存目王愔《文字志》,历载历代书家一百四十七人姓名,有些姓名仅见于此目录。末卷《右军书记》载录四百六十五帖,可资对王羲之的书迹流传及其文章事迹的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