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篡的,故称《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间,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共选作品近八百篇,有赋、诗、骚等各种文体达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为保存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典籍。因编选时间早,各种文体多,选录精审,内容丰富,故王运熙先生称之为 我国现存Z早,影响Z深广的一部总集。 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 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 。很多名篇依赖《文选》才得以流传至今。 《文选》选文的标准是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所收录文章成为后人学习写作的范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文选》一度是科举士子的教科书和学习诗赋的范本。 《文选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 人生事业指南 。曾国藩家族后人绵延至今已有八代,据相关统计,其中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就者达二百四十余人,且无一后人败家辱行,其延续家族事业长青的智慧奥秘可从 家书 与 家训 的字里行间探寻。
《曹操集》分为诗集、文集、孙子注、附录四个部分,是曹操著述及相关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备的本子。该书是以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本《魏武帝集》为底本,稍加整理和补充而成的。增加的《孙子注》,取自《孙子十家注》。附录则有《三国志》魏武本纪(含裴松之注)、江耦所编《曹操年表》以及节录自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的《曹操著作考》。
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本书是胡适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我们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
《大师的国学课21·了如指掌·国学馆:中国绘画史》以陈师曾先生的《中国绘画史》为底本,同时编入了诸宗元先生的《中国画学浅说》。《大师的国学课21·了如指掌·国学馆:中国绘画史》虽以陈先生的授课讲义编撰而成。但它却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全书约4万字,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诸宗元先生的《中国画学浅说》同样是一本的国画入门指导书。诸先生认为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艺术,而历代作者论画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本《中国画学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又精于书画,将其研习心得融入其中。
《唐宋词格律》原是用于大学专门讲授唐宋词体制格律的教材,书中收入唐宋词牌一百五十三调,以常用者居多,一般涩体省略不取。每一词格,除标明句、豆、韵外,每字逐一标明平仄,或可平可仄等。每一词牌,皆说明它的来历及所属宫调,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每一词牌,有“定格”和“变格”等词格的区分,并列举一首或数首唐宋人的经典词作示例,供参考比较。
《大师的国学课21·了如指掌·国学馆:中国绘画史》以陈师曾先生的《中国绘画史》为底本,同时编入了诸宗元先生的《中国画学浅说》。《大师的国学课21·了如指掌·国学馆:中国绘画史》虽以陈先生的授课讲义编撰而成。但它却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全书约4万字,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诸宗元先生的《中国画学浅说》同样是一本极佳的国画入门指导书。诸先生认为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艺术,而历代作者论画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本《中国画学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又精于书画,将其研习心得融入其中。
本书为作者训诂小学相关文章结集,凡36篇,内容广博,有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等问题的讨论,别开生面,富有新见。作者长于关注习见的字词的误解误用例子,追本溯源,予以解释,实有裨益于为学,亦可堪有兴趣者翻阅以增见闻。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雪堂藏古器物目录(外5种)》汇集了罗振玉自藏古器物、金石文字、图书、书画的目录。共有《雪堂藏古器物目录》、《雪堂所藏金石文集簿录》、《大云书库藏书题识》、《贞松堂秘藏旧钞善本书目》、《宸翰楼所藏书画录》、《松翁剩稿》等6种。
《大师的国学课18·了如指掌·国学馆:先秦政治思想史》原为1922年梁先生在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内容,后经整理出版。这部著作是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亦体现了作者晚年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史。《大师的国学课18·了如指掌·国学馆:先秦政治思想史》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根源为先秦哲学思想的背景,然后从先秦诸子中提出儒、道、墨、法四家,以为先秦诸子的菁华尽在于此。也因此虽然以政治思想为书名,但作者认为政治思想仍然以哲学思想为根基。
龙榆生杂著为三部分,部分以词集题跋为主,包括历年所撰序跋、附记、题识等文字;第2部分为散见于杂志报纸上的各类文章,即散文与杂文。此部分文章,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大致可分为四类:一自述,二怀人,三时论,四游记及其它。第3部分为科普读物,如《蚕宝宝的故事》等。
本书是陈寅恪集之一种。收作者生前所撰《论再生缘》、《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等13篇古代史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