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管子》《道德经》《韩非子》《大学 中庸》 原 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 译 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 和 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
《汤斌集(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清初名臣大儒汤斌,(1627-1687),河南睢州人。顺治进士,累任潼关兵备道,后辞官从孙奇逢学。康熙十七年应博学鸿儒科。后任江苏巡抚,迁札部、工部尚书。还曾任明史总
读《红楼梦》一定绕不开脂砚斋,因为《红楼梦》版本众多,但基本分两类:一类是保留脂砚斋评语的抄本体系,一类是不含脂砚斋评语的体系。本书为前者,但出版时创造性地将古本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充各回缺失,同时参考:《蒙王府本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胡适藏本石头记》以及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正,增添汇总脂砚斋、畸笏叟各本评注,旨在让读者 充分、 完整地了解《红楼梦》本原、真实的面目。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
《智囊全集》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由明末著 名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纂缉而成。全书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所录故事两千余则。故
本书以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五年王琦宝笏楼刻本为底本影印,内有顾廷龙先生于1940年过录的何义门校宋本《李长吉集》时的批校。 王氏宝笏楼本是乾隆以来《李长吉歌诗》的通行本,何焯以宋本《李长吉集》校勘此本,其学术性不言而喻。又得版本学家兼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亲笔过录,后有顾廷龙先生落款长跋。查其时间,正与沈津先生所编《顾廷龙年谱》记载的相应时间顾先生的活动相吻合,即此书以实物印证了《年谱》的内容。可谓集学术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
杨博戎马一生,所至之处颇有建树,建白、复议颇多,相关奏疏当时即整理刊刻成书。杨博撰张志江点校的《杨博奏疏集(上中下)/山右丛书》包括《杨襄毅公甘肃奏疏》、《杨襄毅公经略疏稿》、《杨襄毅公宣大奏疏》、《杨襄毅公蓟辽奏疏》、《蒲坂杨太宰献纳稿献纳稿》、《杨襄毅公本兵疏议》等6种。既是研究杨博生平和思想的 手资料,也是研究明代军事和边防的珍贵史料。
本书为《 图书馆藏未刊稿丛书》之《书札编》之一种, 图书馆藏《刘毓森亲朋书札》,其中,有张荫桓、龚易图等人致刘毓森书札近百通。本书收张荫桓札35通,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年至八年,除了一般的问候寒暄之外,涉及了张荫桓所参与的诸多活动,以及东海关、芜湖关、山东府署的事务,是研究近代海关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史料。 本书收龚易图书札共28通,以光绪二年和三年的书信较多。信内涉及有东海关事务、人事关系及个人生活等。龚易图与张荫桓先后任职于东海关,书札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他们交接前后的关务纠葛,这些内容在张荫桓给刘毓森的书信中也占有很大比例,通过相互对照,可以对事件的原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陕西鄠县(今户县)人,清代关学家。其学以“全体大用,真知实行”为宗旨,将心性论的道德本体与修养论的“工夫”结合为一体。此次点校的《王心敬集》集中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是抢先发售全面系统整理出版的王心敬文献。该集收录了王心敬在理学方面的著作,包括《丰川易说》10卷,以《四库全书》文渊阁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为校本。《四礼宁俭编》不分卷,以恕堂本为底本,《关中丛书》本为校本。《江汉书院讲义》10卷,以康熙本《丰川全集》所著录的二曲书院本为底本。《关学汇编》6卷,以周氏增刻本为底本。《传道诸儒评》不分卷,以二曲书院本和恕堂本为底本。《论濂洛诸儒》《丰川语录》《侍侧纪闻》《学旨》《证心录》《丰川家训》《姑苏论学》均以二曲书院本为底本,《丰川答问录》
中国历代典籍素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人以其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穷尽,何况我们身处“智能互联”的时代,有那么多的现代知识与技能需要去掌握,能优游于古籍之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况且古文形成的年代毕竟距离我们已很遥远,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思想内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们所熟悉,对于一个不曾受过较多专业文史训练的现代人来说,往往不免望书兴叹,面对宝藏却无从入手。为此,一部的选本乃成为爱好文史的人士修习古代文献的阶梯,清人曾国藩编纂的历代文章选集《经史百家杂钞》正是这样一部符合我们今人读古书需要的选本之一。 词赋之属下编(卷六、卷七):凡词赋类下编以扬、班、郭、韩为宗。 序跋之属(卷八、卷九):凡序跋类以迁、固、柳、欧、曾、马为宗。 诏令之属(卷十):凡诏令类以《尚书》、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