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阮籍(210年 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本书汇集了阮籍传世的全部诗、赋、笺、奏记、书、论、传、赞、诔、帖、文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本书对其作品加以注释、翻译,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杰出的天才和他所处的时代。
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吴楚材、吴调侯编选而成。 观止 二字出自《左传》,意为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所选二百余篇干古名作,广收博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艺术等领域,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代表了中国古文的*成就。读之有含英咀华、尝鼎一脔之效。 正是《古文观止》所具有的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为*流行、*有影响力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海内风行。时至今日,其通俗性、权威性仍难以动摇,依旧是*的普及性古文选本,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古文观止全解》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理解古汉语的能力,全面吸收中国
《西京杂记(外五种)》收录《西京杂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裴子语林》、《殷芸小说》共六种。其中,《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是一部介绍西汉一代帝王后妃、公侯将相、方士文人等的志人小说。《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郭宪撰,王根林校点,以汉武帝求仙和异域贡物为主要内容,涉及西域以及中亚西亚一带国家的传闻,极富想象力,可了解这些地区的民俗与传说。《汉武帝内传》,佚名撰,王根林校点,从汉武帝出生时写起,直到他死后殡葬,详于求仙问道,特别是西王母会武帝之事,情节繁复,极尽铺陈,运用汉赋排偶的手段,文学性很强。《汉武故事》,佚名撰,王根林校点,又名《汉武帝故事》,记载汉武帝从出生到葬于茂陵的传闻轶事,属于汉武帝传说系统中的一部传记小说。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
Array
吴自牧著的《梦粱录》的体例和内容明显受到《东京梦华录》的影响,书中多次拿杭州与旧京师汴梁对比,追忆之意分明。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两宋政治、文明的一脉相承,以及南下北人的开发建设,南宋的典章制度基本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