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一生著述很多。这次整理出版徐渭著作以《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三书作为底本,顺序编次,并从有关总集及现存真迹中补辑了一些佚作。本书是目前收集徐渭诗、文、戏曲作品较完备的本子。
《彭蕴章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的一种,也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吴晋邦博士整理。 本书收录清代道光、咸丰间名臣彭蕴章的《归朴龛丛稿》、《归朴龛丛稿续编》、《松风阁诗钞》、《鹤和楼制义》、《瓜蔓词》、《老学庵读书记》、《榕窗随笔》,并辑得《彭文敬公全集》未录之诗文百余篇。 附录 分为自订年谱、传记、轶事、评论、酬赠、道光本《涧东集》序次等板块,为进一步研究彭蕴章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彭蕴章诗集、文集、词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彭蕴章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书是研究彭蕴章、长洲彭氏家族乃至清中后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张剑(1971- ),河南遂平人
本书稿对《柳宗元集》的各家注本作全面整理,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有篇目索引,资料收集全面,颇便读者。
王志娟选编的《红楼梦诗词联赋(图文本上下)》按回目先后收录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为使读者加深理解,随文附注及前人相关评点。注释和评点部分,则以王伯沆先生手批本、脂砚斋评本为主体,同时参考周汝昌、蔡义江诸先生的系列研究*作。同时,选配历代红楼版画作品。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并校以北京图书馆藏北宋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学影印宋刊《李太白文集》等十余种重要刊本和唐宋重要总集和选本。注和评笺部分,除以杨齐贤、萧士赟、胡震亨、王琦四家为基础外,又搜集唐宋以来诗话、笔记、考据材料,以及同期研究成果,加以笺释和考订,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此次重版将 文革 后朱金城先生所作的校订内容纳入正文。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今推出典藏版,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
郭祥正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梅尧臣誉之为 真太白后身 ,有《青山集》三十卷。 本书集其诗1400余首。
陈登原先生中年以前,即以其《中国文化史》《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田赋史》《天一阁藏书考》等有闻于世;中年以后,其代表作《国史旧闻》尤广为学界所称道。有学者认为,《古今典籍聚散考》一书是我国部全面研究典籍聚散的专著,在陈登原以前,没有人系统全面地探讨过典籍聚散这个问题。在金圣叹史实研究领域内,陈登原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人。今人研究金圣叹,就史实问题而言,无论史料还是观点,多采自陈登原《金圣叹传》,尽管一般并不说明。陈登原先生还是位在教科书中提出 四大发明 概念的学者。在其1933年编著的《高中本国史》中,就有 四大发明 一目。他的读书笔记《国史旧闻》搜罗广、梳理精,蜚声海内外,更被誉为 好的史学笔记 ,得到众多知名学者(比如李泽厚)的推荐。 陈登原的著作总字数800多万字,但之前的出版均没有经过
周密(一二二三-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弁阳老人、四水潜夫等。祖籍山东济南,曾祖始迁浙江湖州,周密本人长期寓居杭州。《宋史翼》有传。 周密一生着述颇丰,现存十二种着作版本甚夥。 本书所收, 《齐东野语》以涵芬楼夏敬观校本为底本,校以稗海本等;《武林旧事》以知不足斋本为底本,参校宝颜堂秘笈本等;《癸辛杂识》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参校明钞本等;《云烟过眼录》以陆氏十万卷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宝颜堂秘笈本等;《志雅堂杂钞》以粤雅堂丛书本为底本,校以丁氏八千卷楼清抄本等;《浩然斋雅谈》以武英殿聚珍版活字本为底本,以卢文招批校本等为参校本;《浩然斋意抄》、《浩然斋视听钞》皆以涵芬楼铅印明抄本为底本,无参校本;《澄怀录》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榕园丛书本等;《苹洲渔笛谱》以强村丛书本为
《史浩集(上中下)(精)》作者史浩(一一○六 一一九四),原名若讷,字直翁,號鄮峰真隐,宋明 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 进士,调余姚尉,历温州教授、国子博士、建王府教 授、宗正少卿、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两为右丞相, 封魏国公。卒谥文惠,追封越王,改谥忠定。*有《 尚书讲义》二十卷、《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等。 《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今关第四十四卷), 乃其门人所编,前四十八卷为诗五卷、文三十九卷、 词曲四卷,末二卷为《童丱须知》,分三十章,所言 皆治家修身之道,而叶以韵语,以垂训子孙者。今《 史浩集》一依《漫录》整理而成,而附之以诗文补遗 、碑铭传记、序跋提要。《漫录》据清乾隆刻本为底 本,校以天一阁藏明纱残本、四库全书本等。
本书所收作品多为钱澄之归隐田间的后半生所作,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历履交游、政治理想、文学思想、经史观点以及作为明季遗民无法抹煞的遗民心态。
吴汝纶为晚清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本书以家刻本《桐城吴先生全集》,日本东京三省堂排印本《东游丛录》,安徽省图书馆馆藏《吴挚甫先生函稿》(稿本)为底本,校以若干吴氏诗文单行本及有关资料编辑而成。全书共200万字,4册,册收录《文集》.《诗集》;第二册收录《易说》.《周易大义》.《尚书故》.《夏小正私笺》;第三册收录《尺牍》.《东游丛录》;第四册收录《日记》和附录。
王袆*的《王袆集》介绍:王樟(一三二二 一三七四),字子充,號華川,浙江義鳥人。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奉兀璋取婺州,召為中書省掾,遷侍禮郎,出知南康府事。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出為漳州府通判。二年,與宋濂同任《元史》總裁官。書成,拜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五年,奉詔出使雲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六年,遇害,年五十二一。《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之外,*有《大事記續編》七十七卷、《重修革象新書》二卷等。 王樟師事柳貫、黄溍,學有原本,兼優謀略,以文章名於世。《四庫全書總目》評曰:『其文醇樸宏肆,有宋人軌範。』《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存詩三卷,凡三百多篇,其餘各卷為各體文,凡論、辯、序、記、詔、制、碑、傳等五百多篇。集中雜*如《演連珠》《文訓》《卮辭》《青岩叢錄》《
彭孙遹(一六三一—一七○○),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他顺治十六年中进士,然因奏销桂误而遭褫革。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 ,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 彭孙遹才力富赡,诸体兼擅,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指。他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中博学鸿词之前,他创作了大量抒发家国兴亡之感、广泛反映社会残酷现实的诗歌作品。后期则多颂圣应酬之作。“公当憔悴之时,而其言尤而不伤;公处贵盛之日,而其旨淡而弥永。”其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另外,他也有部分豪放之词,激越悽楚,非当时艳作者所能到。 本次整理的《彭孙遹集(上中下)(精)》,《松桂堂全集》部分以乾隆八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金粟词话》以《倚声初集》所录本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