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聊斋志异》是一部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道出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让人感叹不已。
《每个夜晚,每天早晨》是刘立杆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一封西夏朝的来信》《表姐》《夏天的课程》《四号鱼钩》等作品。作者用诗意而又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全书充满了年代色彩,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态度。
他是极富洞见的思想者,是二十世纪罕见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不同于学者型的写作,本雅明以自由的文体抒发自己的随想与哲悟,他将其思想体系融汇于日常生活的碎片之中,这是一个思想家以思考为生活的鲜活体现。不同于大多数学院派的学者,本雅明关注现代人的现实生活,关注现代人生活于其中的艺术、文学、影像世界,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甚至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阅读本雅明,将会获得的体验。
李宝嘉编著的《官场现形记》列“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代表了晚清小说的 成就。1903年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有1904年粤东书局石印本、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本次整理,以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为底本,并参校粤东书局石印本。全书分为五编,每编十二回,共六十回。以如椽之笔,全方位、多角度地尽情揭露了清末官场的种种丑行,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笔墨酣畅,入木三分。
《孽海花》是我国近代一部知名的谴责小说,创 作始于1903年,前六回原为金天羽(松岑)所作,后 经曾朴修改,并续作以后诸回。原定全书为六十回, 曾朴写出二十回后,先行出书,时在1905年。1928年 修补而成三十回本,嗣又续写五回,刊于《真善美》 月刊,时已1930年。前后历时二十七年。由于作者体 弱多病,*终仍未能完成六十回的原定写作计划。这 部小说在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上,均堪称晚清谴责小 说之翘楚。
书曰“惊奇”,则所载皆奇人异事,却又往往以不奇为奇,于凡中见奇,使小说更加生活化,更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而达到“意存劝戒”的目的。《二刻拍案惊奇》成书于崇祯五年(1632),分四十卷四十篇,较为精彩的篇章有《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等。
宋人笔记是中国古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全宋笔记(第2编)(2)(繁体竖排版)》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新式标点,是极有价值的史料,《全宋笔记(第2编)(2)(繁体竖排版)》在科学的界定“笔 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辑录宋人所撰的笔记,真正的体现全宋笔记的“全”的特点,避免出现挂一漏万和杂乱无章的现象。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绣像本古典小说名著:阅微草堂笔记》为绣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代驳杂的社会生活、人情风貌,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上海图书馆编的《岳母训子(宋朝故事十四则)》收录了宋朝时的十四则故事,包括《呼延赞为为父报仇》《杨令公死节》《辕门斩子》《双阳公主追狄青》《岳飞巧试九支箭》《枪挑小梁王》《岳飞报恩》《陆登自刎》《岳母训子》等十四则故事。人物刻画活灵活现,情节跌宕起伏,描写出神入化。故事皆采用通俗的古典白话写作而成,既浅近易懂,又自有一番古典韵味,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经典与通俗、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是中华传统文化及语言的珍贵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