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存目三式汇刊1》收录《武备志》93卷所载典籍,分占和度两部分,载气象、五行、云物等术,主要应用在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六个方面,图文并举。《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汇辑《武备志》所列明代古籍而成编,对于掌握古代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进退之机、重负决断等决策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存录的许多珍贵资料,如阵图阵法、地理形势等,为他书罕载。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本册为《大六壬总归》。
全书20万余字,凡分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四库学新视角与新材料展开,具体包括四库馆阁之肇建、存藏与修缮,库书的誊抄、撤改及补函,四库馆书籍编纂流程,《四库全书考证》专题研究,四库底本研究,《总目》稿抄本专题研究与考辨等诸多方面,均立足学术前沿,考据信而有征,是一部经过作者熟思审处的四库学研究著作。
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历佐幕府,终于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然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故蔡宽夫《诗话》裁王安石之语,以为“唐人能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商隐一人”。
《四库全书·乐类古乐经传》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氏《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子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頫宫礼乐疏》者为多。议论醇正,考订简核,颇得要领,其间精审处往往足资考证。
元萨都刺撰。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据所《自序》,称始以进士人官为京口录事长,南行台辟为掾。继而御史台奏为燕南架阁官,迁闱海廉访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虞集作《傅若金诗序》,称进士萨天锡长于情,流丽清婉。今读其集,信然。集本八卷,世罕流传。毛晋得别本刊之,并为三卷。后得荻匾王氏旧本,乃以此本未载者别为《集外诗》一卷,而其集复完。然八卷之本,今不可得。故姑仍以此本着录。
宋周敦颐撰。此本首余书、杂着二卷,其后六卷则皆诸儒议论及志传、祭文。与宋本不甚相合,而大致亦不甚相远。盖后人微有所附益也。敦颐作《太极图》究万物之终始,作《通书》明孔孟之本源,有功于学者甚大,而其他诗文亦多精粹深密,有光风霁月之概。明嘉靖问,漳浦王会曾为刊行。国朝康熙初,其裔孙周沈珂又重镌之。
《四库存目子平汇刊(3):命理金鉴附李虚中命书》一书为清末志于道先生日常所批命书之汇编。全书以日干为纲领,收录命书共计一百又三十五篇,具体为:甲日十二篇、乙日十六篇、丙曰十篇、丁日十三篇、戊日十篇、己日十二篇、庚日十二篇、辛日十篇、壬日十一篇、癸日九篇,另有杂论二十篇。全书宗干支体象及神峰张楠病药之法,兼采五星、演禽等术;部分命书批断包含具体大运、流年吉凶,并提供官场流年通用活套等,极富借鉴意义。是书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堪为清代命书范式,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