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 五灯 指宋代的五部禅宗灯录: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南宋时,杭州灵隐寺普济禅师将以上 五灯 合为一书,删繁就简,除叠合之弊,取书名为《五灯会元》。全书分为二十卷,卷详细记录了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 七佛 、二十七位西天祖师以及东土 六祖 ;后十九卷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记录后世弟子上至帝皇征召延请、禅师开堂讲法,下至文人学士与僧徒往返参学。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它完整地呈现禅宗的精髓。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千世界因此而呈现出通彻透明的境界。禅宗所谓禅之至境,乃在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书中所
《红楼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部神秘、复杂、伟大的文学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本书以胡适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回缺失,同时参考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熔各本之精华为一炉,精心锻造曹公雪芹亲著《红楼梦》前八十回。 痴者 以 辛酸泪 浇铸 荒唐言 ,成就这一特色典藏本,供后世人细品其中之味。 书中汇辑六大脂批本脂批三千余条,并参考俞平伯、陈庆浩、邓遂夫等前辈红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对于脂批断句、通假字、错别字、标点进行全面审核编辑,以求严谨、准确。方便读者对照原文,揣摩线索,感受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的纵横快意,解密曹公 心机 和人物命运走向,必能令习惯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福至心灵,豁然开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传习 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 传不习乎 一语。《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下卷均为其弟子整理的语录,上卷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本书为叶圣陶先生亲笔点校并作注释的版本。本次再版以传世经典版本作为参考本,精心修订。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 人生事业指南 。
《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古至今,致力于《诗经》研究的人数不胜数,且门派众多。 方铭教授继承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经学理论及武汉大学著名学者黄焯的《诗经》研究传统,以《诗序》为理解《诗经》各篇主旨之纲领,深入挖掘诗作本义和《诗经》编选者初衷,旨在复原《诗经》古义,引领有益认知。 全书引证丰富、注释详尽而不繁复,在诗旨阐发和诗意训释方面见解尤为精彩独到,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俱不可多得。
《庄子》,道家经典,庄周和他的弟子所撰。唐天宝元年(七三五),玄宗皇帝诏封庄子为 南华真人 ,其书被尊为《南华真经》。《庄子》所表达的观点包罗万象,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始终围绕哲学思想来阐述庄子的观点,不仅是文学、美学、艺术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巨制,也是中国第一部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经三十多年时间,对中国地质地貌、人文、植物等进行系统考察,撰写了这一 千古奇书 ,它既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文学巨作,具有多方面科学价值。本书内容生动、准确、详实,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对历史背景、地理名称、人物生平等做了周详的注释,译文力求通俗易懂,让现代读者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在山山水水中重逢。
.
《素园石谱》为明人林有麟辑录,全书四卷,共采录宣和以后典籍中所载名石百数种,始于蜀中永宁石,终于松江普照寺达摩石。所录各石俱一一绘图,缀以前人题咏。此本为明代刻本。 全书收录的雅石依造形而分计有山水景石112石、奇石62石、图样石49石、美石7石、姿石7石、研山6石、化石3石。所录各石俱一一绘图,缀以前人题咏,使后人可以直观地领略包括苏轼雪浪石、米芾研山等在内的名石风采神韵。同时还对其用途,如迭制假山或池石盆景作了描述。所撰文字多阐幽发微,颇多品赏心得。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方面还是从规模方面来看,《素园石谱》在明代奇石专着中都是颇具代表性的。
论语集说为宋蔡节所做《论语》集注本,十卷。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湖州頖宫刻本。此书编撰体例清晰,分五例:全用一家之说,则独书姓氏于下;兼用诸家之说,则各书姓氏于下;杂用众家之说,则于末后总书姓氏,添入己意三数语,则于末后书本某氏说,此通谓 集曰例 。全附以己意,谓之 释曰例 。集曰已编正说,有它说可以互相发明者,则附注于下释曰同,谓之 注书例 。集诸家说,后附己意,谓之 节谓例 。非正说而旁引可以见意者,则低一字书,谓之 低集释一字例 。采各家之说,均于其后注明。引征博而约,释文简赅,颇有裨于后学。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是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元代成书,明代完本,作者不详。记载了道、儒、释三教圣贤,每一人物附录画像,计一百二十余幅,于每一像后,叙各神姓名、字号、爵里、封赠谥号、神灵事迹等。然而其中故事并非出自正史,而是杂糅小说杂记,近似于一部短篇文言小说集。近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翻刻,所收之人物多于前者。此本即清宣统元年叶德辉校刊本,卷首有叶德辉序,卷末有其跋。
《淮南鸿烈》即《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许慎作注,现仅存内篇二十一卷。《淮南鸿烈》作于汉景帝、汉武帝交替之时,黄老盛行的文化氛围中,于西汉建元二年(前139)献于汉武帝。全书以道为宗,糅合了阴阳、墨、法与部分儒家思想,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整部书结构统一,篇目规整,理事相连,言辞精审,梁启超称其 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流也 。此次影印出版所用的底本即为清代刘履芬影抄本。
《明状元图考》一书记载了明代洪武四年至万历三十五年状元76人,分别绘像,后有小传。但书中之记录并非出于史书,而是一些民间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此书受到当时读书人高度重视的书,往往视作读书与修身的励志之作。此本底本为万历三十五年原刊本,存世极为稀少。
石桥寺,又称方广寺,位于浙江天台县莲花峰下,*早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历经兴废,明代崇祯年间重建。《天台山志》记载了五百石刻罗汉像的情况,《石桥五百尊罗汉像》为该寺的石刻罗汉像拓本,约拓于清代嘉庆时期,拓印极为精美,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高古,衣带当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画。此拓本《石桥五百尊罗汉像》应拓于清嘉庆时期,有嘉庆三年(1798)常州知府胡观澜跋。
《髹饰录》为明代黄成所著,扬明为之笺注。书分乾、坤两集,18章220条,约万言,无图。《乾集》2章:《利用》章记制造漆器的材料、工具、设备;《楷法》章提出工匠工则,列举各类工艺可能产生的过失。《坤集》16章,分类记录了漆器装饰及漆器制胎与仿古。全书完整记录了明后期千文万华的漆器装饰,全面梳理了中国髹饰工艺的庞大体系,提出了较为合理的髹饰工艺分类法则,成为中国古代既成体系又有哲学高度的重要考工名著。 新版《髹饰录图说》以日本藏蒹葭堂抄本、德川抄本为依据,以古图、古书、古物与工坊流程等为证,逐条注释、解说《髤饰录》。既将《髤饰录》还原到工艺书解说,同时注重校勘、注释的周详严密。全书视野宽阔,观照立体,案例典型,表述科学,文字凝练,叙述流畅,表现出作者贯穿文化、通会资料提升理论的能力。此书
《孙子集注》十三卷,采用据宋本翻刻的明嘉靖三十四年谈恺刻本为底本。《孙子集注》在体例上严格按照《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顺序来做注解。为宋以前十一家注的汇辑本,汇辑了魏武帝曹操,南朝梁孟氏,唐李筌、杜佑、杜牧、陈皞、贾林,五代何氏即何延锡,北宋王皙、梅尧臣、张预等十一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其中以曹操的注释*为精妙、详细。各家注文以曹注为基础,或补充、或引例、或辩难、或勘误、或证以史实、或另辟新说,表现了前后相继的关系。
《山海经》十八卷,晋郭璞注,明蒋应镐、武临父绘,李文孝镌。采用流传*广的明万历二十五年聚锦堂刊《山海经(图绘全像)》为底本。非一时所著,也非一人所撰,当系多人不断加工和丰富的作品。其中《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内容涵盖山川、道里、物产、神话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先民的记忆和远古神话,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版图为金陵派版画风格,合页连式,凡七十四图,每图多像,以神兽鸟蛇为中心,以山川树木为背景,以图画形式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神话世界。
《红梨记》是明代戏曲家徐复祚所作戏剧,共四卷,三十出,故事讲述北宋才子赵汝州很仰慕才女谢素秋,便托太守刘辅介绍。刘辅担心赵汝州误了科考,使谢素秋冒名王同知的女儿,与赵汝州夜间会面。第二天却令人告诉赵汝州,说他昨夜所见到的是女鬼。赵汝州大吃一惊,被吓到了,便逃去赴考。后来,赵汝州中了状元,刘辅请客吃饭,使赵汝州、谢素秋见了面,并说明真相。赵谢二人就此成婚。剧中谢素秋、赵汝州两次见面时,都持有红梨花,故以此名。书前有素娘小影一幅,版画插图十四幅,后附《红梨花》杂剧。此为明末吴兴凌氏朱墨套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