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吟诗作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按韵分编,每韵编有三首对子文,从单字到双字,从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进,内容包罗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实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韵铿锵、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诵读,对启蒙儿童作对联、写作、积累文化常识等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之作《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遂被合称为 四书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礼记》是 三礼 之一,是战国秦汉间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等的资料汇编,位列《十三经》,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本书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为基础,抛开了《礼记》中一些讲解具体礼制的章节,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为读者学习《大学》《中庸》,进而了解《礼记》和儒家思想的扫除障碍。形式上以简体横排编排,版式疏阔朗目。
《拾遗记》作者为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该书本为19卷,被南梁宗室萧绮整理为10卷。《拾遗记》集杂史、博物于一体,语言华丽奇诡,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拾遗记》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牺,下至晋时事,以历史年代为经, 记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个阶层历史人物的异闻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萧绮录语,对王嘉正文或补正、或辩难、或发挥、或评价。《拾遗记》第十卷则是较为典型的地理博物类结构,此卷以方位的转移为依托,历述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岱舆、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异物、有关神话传说等。
分六化,每化为一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每化又分若干章,共一百一十章。主要运用道教哲学思想和儒学伦理观念,以类推比附的手法,从事物的变化中,阐述修道成仙的思想,探寻社会治乱的因由,指出实现太平治世的道路。 《化书》本齐物以言 道化 ,本虚无以言 术化 ,本无为以言 德化 ,本道德以言 仁化 ,本税多民饥以言 食化 ,三宝之一为俭,本之以言 俭化 。每化多先例举自然现象如蛇化为龟,雀化为蛤之类,从中分析哲理,以明超生脱死及修身持世之道。此即所谓 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 之意。《道化》、《术化》两卷,主要论出生死、入神化之道,为本体观、自然观;《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四卷,主要论修身治世之道,属政治观、伦理观、修养观。 《化书》以 化 为名,以万物变化之道而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系列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普及读本,目前已出版作品共计131种.经典书目搭配典雅包装,以期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典雅与厚重. 《尔雅》是我国***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全书本 20 篇 , 现存 19 篇 , 收词语 4300 多个 , 分为 2091 个条目 ,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等. 《尔雅》还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是我国*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它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它之后,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
《荀子》是赋体文学之祖,世所公认,而表章发微者乏人;且《成相篇》、《赋篇》二篇体例的认定,历代学者存有较大争议。今有席鲁思撰《荀卿赋定本校笺》二卷,深入考察《荀子》的《成相篇》、《赋篇》,对之进行系统梳理,彻底解决了争议问题,并对文本做了细密的笺注。详言之:起首略例,考定书名、篇名篇数,开列校、笺、附录之例,皆针对前人研究有疑之处而发;其后卷一则《赋篇》,卷二则《成相》,注解文字,疏说文意,厘分章句,时附同时代著作之文章,以为互证;后以辑录历代著录、评论为附录,十分周备。是书于内则深,于外则阔,征引丰富,言辞晓畅,今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系列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普及读本, 目前已出版作品共计 131种.经典书目搭配典雅包装,以期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典雅与厚重. 《夜航船》是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草木花卉,鬼神怪异........共计20大类,分成125个小类,4000多条目,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部比较有规模的古代百科全书.
《孝经》有今文、古文两本,今文称郑玄注。皮氏据严可均辑本以作疏,凡社稷、宗庙、丧服、祭享、朝聘、巡狩、郊祀、明堂、辟雍、五等、五服、五孝、五刑诸端,皆原原本本,引据翔实,而以郑玄他经之注以证此注,尤得汇通之旨。并仿丁晏《孝经征文》之例,采汉以前征引《孝经》者附列于后。是其书不惟有功于注,亦且有功于经矣。 《孝经郑注疏》曾由善化皮氏师伏堂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刊行,后收入《师伏堂丛书》。此次整理,以师伏堂初刻本为底本。而《孝经》郑注文字,另据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袁钧辑《郑氏佚书》本对检。凡刻本中的文字错误或重要的异文,均据相关资料加以校正,并出说明。 此为改简体横排之中华国学文库本,以利普及。
《宾退录》十卷,宋代赵与旹所撰考史轶事笔记,以考证经史、辨析典故、评论诗词为主,此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汇集作者平日见闻及与宾客所谈论的内容,宾退后笔录成编,故有是名。本书底本为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本,参校南宋临安睦亲坊南陈宅经籍铺本,并参考其他各版本。书后附何焯批语、各家序跋等资料,方便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