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家经典,庄周和他的弟子所撰。唐天宝元年(七三五),玄宗皇帝诏封庄子为 南华真人 ,其书被尊为《南华真经》。《庄子》所表达的观点包罗万象,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始终围绕哲学思想来阐述庄子的观点,不仅是文学、美学、艺术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子集注》十三卷,采用据宋本翻刻的明嘉靖三十四年谈恺刻本为底本。《孙子集注》在体例上严格按照《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顺序来做注解。为宋以前十一家注的汇辑本,汇辑了魏武帝曹操,南朝梁孟氏,唐李筌、杜佑、杜牧、陈皞、贾林,五代何氏即何延锡,北宋王皙、梅尧臣、张预等十一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其中以曹操的注释*为精妙、详细。各家注文以曹注为基础,或补充、或引例、或辩难、或勘误、或证以史实、或另辟新说,表现了前后相继的关系。
《山海经》十八卷,晋郭璞注,明蒋应镐、武临父绘,李文孝镌。采用流传*广的明万历二十五年聚锦堂刊《山海经(图绘全像)》为底本。非一时所著,也非一人所撰,当系多人不断加工和丰富的作品。其中《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内容涵盖山川、道里、物产、神话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先民的记忆和远古神话,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版图为金陵派版画风格,合页连式,凡七十四图,每图多像,以神兽鸟蛇为中心,以山川树木为背景,以图画形式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神话世界。
《淮南鸿烈》即《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许慎作注,现仅存内篇二十一卷。《淮南鸿烈》作于汉景帝、汉武帝交替之时,黄老盛行的文化氛围中,于西汉建元二年(前139)献于汉武帝。全书以道为宗,糅合了阴阳、墨、法与部分儒家思想,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整部书结构统一,篇目规整,理事相连,言辞精审,梁启超称其 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流也 。此次影印出版所用的底本即为清代刘履芬影抄本。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宋 沈括 撰。采用明翻宋乾道二年刻本为底本。《梦溪笔谈》分为二十六卷,共十七个门类: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涵盖内容十分丰富,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 的专著,为多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史料,尤以自然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此书共四卷,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字圣俞)*早将 小品 视作文学概念,评选苏东坡之散文小品。是书卷一收赋二首、序二首、记七首、传一首、启二首、策问五首;卷二收尺牍三十首、颂三首、偈五首、赞七首;卷三收铭十一首、评史九首、杂著八首、题跋七首;卷四收题跋四十七首、词一首、杂记三十首。以上诸体尤以题跋、杂记、尺牍居多。陈继儒《苏黄题跋小序》有言: 苏、黄之妙,*妙于题跋,其次尺牍,其次词。
《古典新义》收录了闻一多古典研究方面最主要的成果,包括《周易义证类纂》、《诗经新义》、《诗经通义》、《诗新台鸿字说》、《尔雅新义》、《庄子内篇校释》、《离骚解诂》、《天问释天》、《楚辞校补》等等,尤其凸显了闻先生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方面的重要创获。
《古典新义》收录了闻一多古典研究方面最主要的成果,包括《周易义证类纂》、《诗经新义》、《诗经通义》、《诗新台鸿字说》、《尔雅新义》、《庄子内篇校释》、《离骚解诂》、《天问释天》、《楚辞校补》等等,尤其凸显了闻先生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方面的重要创获。
《颜氏家训》二卷,北齐颜之推撰。采用明嘉靖三年傅钥刻本为底本。卷上: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文章篇、名实篇;卷下:涉务篇、省事篇、止足篇、诫兵篇、养生篇、归心篇、书证篇、音辞篇、杂艺篇、终制篇。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篇目涉及立身、治家、处世、养生、为学等经验。颜之推作为颜氏家学的集大成者,为了延续“吾家风教”,将家族世代累积的治家处世的精粹汇集成书《颜氏家训》。目的为“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一经刊刻,便在中国广为流传,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译本)》主要讲述了,蘅塘退士的旧“三百”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然而毋庸讳言,其并不。的缺憾是:一篇篇举世公认的名篇被遗忘,一颗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被遗弃于沧海,遂成千古缺憾!为此,《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译本)》除了完整地保留《唐诗三百首》诗作以外,又精心采撷了44首千古名篇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