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籍整理研究直接资助项目”“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资助项目”。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涪陵区的一道天然石樑,上刻有自唐代以来的文献近两百段,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梁上题刻记录了历目前七十余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对古代相关地区农业生产、长江航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天长江水利、水电、航运及周边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峨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胡世安所著《译峨籁》是现存很早的一部关于峨眉山历史的“山志”类著作。但其纸质书籍的原始刻本已找不到,此前的一个内部印刷的点校本也流通较少,整理质量堪忧。鉴于此,我们根据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胶卷,重新对该书进行校勘注释,解决了原书存在的篇章脱漏、错简、史实、用典疏误等问题,并参考其他典籍做了较有深度的注解。本书为竖排繁体。
本书以《韩国文集丛刊》第三十一辑影印己酉本《南冥集》为底本,校以其他有代表性的刊本、文集。是集收录曹植诗文及后人所作祭文、挽章等,凡四卷,第四卷为集之补遗。此书的整理出版有助于推动学界对曹植生平、学问及"南冥学派"的研究,对研究韩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有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很好不错性”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很负盛名的词作,抢先发售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
《渡海方程辑注(繁体版)》辑录的汉文古籍至1912年前止。所录古籍内容均加标点。凡原著或旧编者的注文用()表示;本次编辑新加的标注用[]表示。针路往来国家、地区的名称均用古代的称谓或自然地理名称,不涉及现代国家的疆域。上编针路主要地名集中注释,以拼音为序,附于该编之后。对全书所辑内容中有关的专业词汇、历史人事及文字校勘等,以脚注的形式作必要解释。
南宋词人刘辰翁号须溪,其词兼学苏辛,早期词作以俊逸见长晚年多感伤时事之作,辞情凄苦,格调悲郁本书为对此词集的校注整理的词集须溪词,加以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