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全图》,清光绪六至八年(1880-1882)粤东臧修堂刊,为晚清小说版画之珍品。绘画者一般认为是明初画家杜堇。《水浒全图》按小说中的人物一百零八位,一图二人,绘图五十四幅,人物描摹细致传神,线条挺劲秀畅,并点缀树石、云水、庭院,画面饱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完美地体现了杜堇白描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罗振玉撰集。据一九一六年上虞罗氏影印本影印。全书分三卷附补遗,卷首有罗振玉《古镜图录序》,卷末附《古镜图录补遗》。卷上上启汉之元兴,下迄明之洪武,得三十余品,其无年月者可据此参证而得其时代与其变化之迹;中卷以后则选文字刻镂精好者。共收铜镜拓片百余幅,所收铜镜亦不止罗氏一家,还有徐乃昌等收藏家的收藏。
《马叙伦全集:石屋余渖 书屋续渖》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清黄遵宪撰,因其居室名“人境庐”故名,系作者黄遵宪晚年手定本。十一卷。卷首有梁启超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卷末有黄遵宪弟黄遵楷《跋》。是书收录作者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作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排。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包括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怀人篇什和酬唱之作等,体现了“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诗歌创作思想。
《玉台新咏》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从内容的广博而言,还收录了汉时童谣,晋代童谣等,比较重视民间文学,比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可资补阙,意义重大,如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都不见于其集子,又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流传。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诗文集 , 龚自闳撰, 卷首有戴锡章《序》, 后有勘误表 。包含 谥 册文、祭文、诰命文、碑文、传、论、跋、序、墓志铭、赋、图记、联等多种体裁。
《新民说》是 梁启超 在 (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用 中国之新民 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二十政论文章。1916年部分收入《饮冰室文集》;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同年并出版单行本《新民说》。梁启超 认为, 中国欲图振兴,必须从 新民 下手。所谓新民,就是提高中国的全民素质,造就具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才是中国得以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梁启超没有把中国的现代化仅仅局限于物质和制皮层面,而是突出了人的重塑,即人的现代化,这对当时中国人更全面地理解、把握中国的整体现代化,无疑是有益的。
《水浒全图》,清光绪六至八年(1880—1882)粤东臧修堂刊,为晚清小说版画之珍品。绘画者一般认为是明初画家杜堇。《水浒全图》按小说中的人物一百零八位,一图二人,绘图五十四幅,人物描摹细致传神,线条挺劲秀畅,并点缀树石、云水、庭院,画面饱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地体现了杜堇白描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孝经》相传是孔子为曾子陈述孝道所着,是《十三经注疏》中篇幅ZUI小的一部经典。汉代有今文古文两种版本,分别由郑玄作注和孔安国作传。到唐代唐玄宗李隆基融合今古文两家,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郑、孔两家之注逐渐消亡。到宋代邢昺以元行冲之疏为基础,重新作疏,遂成《十三经注疏》中《孝经注疏》之定本。此次以国家图书馆藏元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刻本原书扫描影印,以飨读者。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
《王文正公笔录》,北宋王曾撰,本书所记皆太祖、太宗、真宗时廊庙旧闻,下及仁宗初者仅一二条。 王曾是真宗朝咸平五年连中“三元”的状元,为宋代名臣,谙习宋朝掌故,《王文正公笔录》所言多确凿有据,李焘作《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往往全采其文,是一种重要的宋代史料笔记。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随园食单》全书包含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种类,述及乾隆年间流行的三百余种南北菜肴与当时的美酒名茶。他以随笔的形式,阐述所收菜品的烹饪原理、品鉴菜品的优劣、解读菜品的制作方式,诠释了自己的烹饪理论与思想。此书被后世的美食家奉为经典。底本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小仓山房本。
全书共三编,十七章,为民国六年中华书局刊本,此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家庭的思考。全书从女性品德修行、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而细致地探索了近代女性解放之路径。从内容方面看,作者鼓励女性积极求学,修身养性,作为自己的独立的资本;认为女性有同男子一样婚姻自由、平等的权利,但反对独身主义;认为妇女应该有平等的离婚权,但不支持离婚行为。他认为妇女在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丈夫事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女性作为母亲,对子女的发育、成长、学习影响很大,母亲充分受教育能够正确地引导后代的发展。本书对女性家庭观念的研究,丰富了学界对五四女性家庭观念的研究。
秋瑾之女王灿芝编。据一九三四年中華書局刊本影印。文前有邵元冲《邵序》、沈芝瑛《沈序》,辑录秋瑾遗稿计传记四首、诗百余首、词三十余首、歌二首、杂文八首、译著一首,此外还有补遗、秋侠遗诗和秋侠遗文各一。后有《附小侠诗文草》,包含王灿芝小传及其诗词杂文。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是薛福成出使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四国大臣时所作的笔记。 1889年,薛福成受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在这期间,他曾与英国谈判订滇缅界务、商务,争回部分主权。同时,更进一步主张效法西方国家,发展机器工业,实行商办,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并在政治上赞赏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东京梦华录》十卷,北宋孟元老撰。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当时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在众多文人笔记、著述中,都有大量生动的记载。然而,完整且全面再现八百年前繁华富丽、车水马龙的北宋开封社会生活的专著,首推《东京梦华録》。 《东京梦华录》主要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包含都城坊市、街巷店肆、市井游观、节序风俗、典礼仪卫、时令节日等,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庶民百姓,均有记载,很受中外学者的重视。《东京梦华录》为后人了解北宋后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黑奴吁天录》即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纾译此书时,正值光绪辛丑年(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之年),译者 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 ,所作序及跋也是有感而发,以期以《黑奴吁天录》一书, 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 。《黑奴吁天录》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该作品的主题思想就是呼唤中国人民警醒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
严复( 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 先进的中国人 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重要启蒙译著。
谢无量著,据一九二四年中华书局刊本影印。全书分两编共五章,第一编序论,有王充略传、王充学术之渊源、著作旨趣两章;第二编本论,有形而上学(自然论、命论、感应论、祸福论、死与鬼、妖祥、卜筮),伦理学(性善论、道德与时势、儒生与文吏、成功与善心、人格标准论),评论哲学(对物理、文学、历史、礼俗之评论)三章。
谢无量著,据一九二四年中华书局刊本影印。全书分两编共五章,第一编序论,有王充略传、王充学术之渊源、著作旨趣两章;第二编本论,有形而上学(自然论、命论、感应论、祸福论、死与鬼、妖祥、卜筮),伦理学(性善论、道德与时势、儒生与文吏、成功与善心、人格标准论),评论哲学(对物理、文学、历史、礼俗之评论)三章。
《国学概论》是章炳麟先生于 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 本书 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 。同时,对 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 进行了 精辟论述,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 ,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