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本土经学教育自有一整套教育思想、方法、内容和*验,诵读是诗词歌赋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文言又称雅言,诵读文言又称雅音、吟诵、吟哦等。章黄文脉、南金书院文脉松斋张本义先生强调, 口耳之学 是中国固有学术的特征之一,吟诵正是这种口耳之学的凭借 吟诵不同于一般的声乐艺术,更承载着广泛的文字、语言、音乐、文学、历史、教育等诸方面的信息和遗传密码,是学习中华经典、掌握中国固有学术和艺术的一把钥匙。 明道堂经学馆是一家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经学、助力天下家庭文化养成的文化机构。《道德经》雅音吟诵读本,由明道堂经学舘创办人 松斋先生入室弟子董妘橦院长策划并主导编写,希望广大国学爱好者以雅音诵读美妙音声叩问先哲,登堂入室。
此刻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建康实录》是六朝史料集,记载定都建康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起自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建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体例上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
高拱年谱长编分为谱前、年谱(求学、从政、主政、赋闲四期)和谱后三部分。凡引著作、奏疏、书信、诗文、寿序、行状、祭文、墓铭等文献,有日期可考者,均以撰作日期入谱;无日可考者系月,无月可考者系年。谱主的政治事功、宦海沉浮、明清论评、有关争议等均作记载,以澄清历史之真相;谱主的著作版本、刊刻日期、卷数异同、思想观点等均作概述,以展现学术之全貌;谱主的家族世系、姻亲、恩师、同门、同年、同僚、门生、好友、乡梓等一律入谱,以厘清人际关系之脉络。高拱年谱长编凝聚了作者对谱主长期研究的成果,也是明清至今*部全面记述谱主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的编年体著作。
施耐庵、罗贯中著的《水浒传(共5册)/中华大字经典》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b民反 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 忠义 和 替天行道 ,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 德行 、 言语 、 政事 、 文学 、 方正 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 随手而记 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世说新语》今存*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
易林,汉代焦延寿所著,是易学目前的重要著作。共計16卷,對周易進行詳細解讀,是易學目前的重要文獻。本书以元代《易林注》为整理对象,以续修四库影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元抄本为底本,进行精心校勘,是研究易学的重要文献。
本书为《御选唐宋文醇》点校版,隶属《四库全书》。乾隆三年御定。明茅坤尝取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以编唐宋八家文钞,共五十八卷,清高宗弘历选,允禄等编。全书共录唐宋十大家散文474篇。各家文章书、序、论、记等分类编辑,只有苏轼的上书、奏状、对策等篇目以撰写时间编次,书中还采录了各家评语,并引用正史或杂说加以考订,内容完备、权威,是清代*有影响的唐宋散文选本。
古代酒学专著。《酒经》,又称《北山酒经》,是我国现存的*部全面系统论述制曲酿酒工艺的专门著作。总论前代有关饮酒、酿酒、制曲理论,记录中国古代制曲造酒之法。书后各附相关提要、题跋,《天工开物》中制酒文献、东坡酒经等。前附《天工开物》等制酒插图。《酒谱》,分内、外篇着重从历代文献中辑录有关酒人、酒事掌故,论述酒之源、之名、之事、之功,另涉古代异域酒、酒器、酒令、酒诗文等。是一部酒文化研究著作。书后附醉乡日月、觞政等。前附《唐诗画谱》等酒诗插图。现点校排印,线装出版。
林景熙为南宋末 诗人,其诗清婉秀逸,寄托故国哀思,历来为人所称道。陈增杰在元人章祖程注的基础上校注的《林景熙集补注》,对诗文字句进行详解,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究,资料详尽,注释精当,是一部精审力作。 《林景熙集补注(上下)(精)》由林景熙著。
《广州图书馆藏珍本丛刊·可居室藏书系列:李宗颢日记手稿》影印广州图书馆藏李宗颢手稿,并加以点校、释文、笺注。释文、笺注、校勘记采用竖排、繁体字,随原稿排版。原稿中以小字双行或单行书写的文字,释文一律写为单行,仍以小字表示;写在天头、页边等版框外的附加性文字,释文附于当页页末,亦采用小字加以区别。
林景熙为南宋末 诗人,其诗清婉秀逸,寄托故国哀思,历来为人所称道。陈增杰在元人章祖程注的基础上校注的《林景熙集补注》,对诗文字句进行详解,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究,资料详尽,注释精当,是一部精审力作。 《林景熙集补注(上下)(精)》由林景熙著。
《简帛量词研究》首次对已公布的所有战国秦汉魏晋简帛文献中的量词进行了穷尽性的系统的整理研究。首先将量词分为三大类进行研究:一,自然单位量词,下分个体单位量词和集体单位量词。二,借用单位和制度单位量词,制度单位量词分度量衡单位、面积单位、货币单位三类。三,动量词。zui后附 简帛物量词呈现总表 和 简帛动量词呈现总表 ,通过这两个表,可概览简帛量词的全貌。然后对简帛量词的特征及其历时发展进行研究。此外,对与量词关系密切的数词在简帛中的使用情况也进行了整理研究,并对数词同量词、名词在句子中配合的各种情况进行考察。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zui后研究了简帛量词在构建量词发展史上的价值。本书对汉语量词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很多结论均改写了先秦两汉魏晋量词史。
中华书局编的《西游记(上中下)》记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皆成正果的故事。在这个大间架中,无数的天仙地灵、妖魔鬼怪都围绕着唐僧师徒进进出出,打打杀杀,哭哭笑笑,生生死死。
该书50卷,唐末五代杜光庭撰。前五卷诠释唐玄宗的《御注序》《御疏序》以及《道德经》的宗旨和 道 德 含义,考辨有关老子的生平事迹,介绍唐代对老子的册封情况等,后四十五卷为正文,阐发唐玄宗的 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