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实属历代学者的书目。 《说文解字》首立的部首排列法,开创了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书中保存的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桥梁;在释义中保存的比较古老的文字含义,也对现代人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提供了很大帮助。成书两千年来,《说文解字》一书通行不废,是历代学者的案头书,时至今日仍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人翻检、捧读、临摹和钻研。 在《说文解字》众多版本之中,大徐本一直以来都是*为通行的版本,本次出版便以大徐本为底本影印。在保留原书旧貌的同时,对书中篆体字头及540部首均标红,以显字形;每字以徐铉反切音为主,参照现代拼音标准加以严谨考究的注音,以助识读;文末附音序和笔画两种检
作者秉持 信今传后 的信念,甄别前人说法,力求给想要了解古籍、接触古籍的入门者喂好 第一口奶 。 本书围绕读者兴趣集中的 鉴定版本 ,前两部分介绍鉴定版本应当了解的古籍版式、结构知识,解释常用版本名词;附录中简介常见古籍用纸及装帧形式。粗看似乎都是些老生常谈,若仔细比较,则见与众不同之处,譬如要求规范版匡尺寸的丈量,强调对仿宋刻本须作界定,提醒读者对 集版重编本 复本 应有所认识,明确《四库》底本与进呈本的区别等,都是基于鉴定版本实践提出,不可忽略。第三部分讲述鉴定版本的一般方法,不作方法的琐细罗列以求所谓面面俱到,而是从实用出发,择其要者,尤其强调辨识字体于鉴定版本的重要性。第四部分选择过往若干鉴定版本的实例纂为札记供读者参考,通过具有典型性或重要版本的鉴定个案介绍,使鉴定方法进一步
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是我国靠前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以其创制的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本书整理底本依据目前流传很广的清孙星衍刻本,及《说文解字》大徐本,除标点整理,还编制有现代汉语拟音,编制部首、拼音和笔画索引。更有《说文》用术语分类检所,可供研究者参考,者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传世《说文解字》主要有南唐徐铉校订本(大徐本)和其胞兄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本(小徐本)两个系统。二徐本因经重新编订,已失许著原貌。残存的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今藏日本)为现存《说文解字》早之版本,与大小二徐本多有差异,部分保存了许著原貌,具有很高学术价值,故晚清学者莫友芝作笺异,分析与二徐本的异同,又旁征博引,加以考辨,多具灼见。梁光华教授对笺异详加注释,并予以评说,多有发挥,对阅读唐本甚有帮助。本书1998年曾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重加修订,并将原书首所附清同治三年摹刻的唐写本更换为唐写本墨迹照片。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本古代文字研究典籍,也是中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成书于汉代。作者许慎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作为两汉文字训诂学之集大成者,《说文解字》既是中国古代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语字源的文献精品,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流传广和使用多的中华典藏古文工具书。此外,《说文解字》对字的解释,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可以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书。它不仅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它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 《彩图全解说文解字(套装上下册)》对《说文解字》的全本内容进行了全注全译,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同时还配有数百幅具有解字作用的精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