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 《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本书为《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 以文图并茂的形式, 叙述了畲族的历史渊源、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
透析阅读的本质意义,探寻阅读给人生的力量。 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如何能提升阅读能力? 提升阅读兴趣,有哪些途径可以借鉴? 阅读力跟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关联? 跟随本书,我们一起来层层深入地探讨:自我形成所必须的阅读——塑造自我;读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锤炼自我;读书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拓展自我。 最后在附录部分,作者将提升人生境界及能量的一百部图书,择其精要,呈现给读者。 读书的无限乐趣与对生命的滋养,全在此书中。
中国通比尔·波特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很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三千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在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了上述地区的人文遗迹
《江西文化概论(修订版)》通过研究江西历史上的文化人物、事件和现象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示江西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而为探讨江西文化特质作出一些贡献。《江西文化概论(修订版)》旨在引导读者了解江西文化的辉煌过去,认识江西文化的特质,扬弃其中的糟粕,为树立江西文化品牌、推动江西文化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鉴。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本书主题是“文化课”。书中收录了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本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渐及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很后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讲解,形成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展现了西南联大通识教育“以民族文化
本书收录的二十余篇文章,分为“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民族与世界”四个篇章,杨不风在其中研读经典、剖析大众文化、观察现实社会: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德格尔到《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他思考问题深刻但拒绝枯燥,关注流行文化但拒绝肤浅;他讨论公共议题,不惧争议,聊难民危机与种族主义的复兴;更从书书斋走向街头,踏遍德国小城的书店、亲历德国学生运动,将私人的丰富体验带到象牙塔中的思索。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或可一窥多元社会中的现代人共同面对的价值困境,并于其中为自身经历的困惑寻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