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的20年间,始终紧密配合国家改革开放进程,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改革实践以及国际间的政策对话与合作,提供了大量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咨询意见。《人文学和经济学双重视野的文化研究 一书就是这些成果的一部分,它们涉及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研究的国际经验、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及园区建设、重要文化街区及景观设计等话题。今天看来,它们不仅依然显现出较执着的理论探索精神,而且也是极为生动的历史写照。
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概括的力量》的全新修订版,是 本关于概括力培育的著作。全书从概括的力量有多大,概括的层级是什么,怎么掌握概括的语言策略、思维过程,到概括在写作中的运用,明确、发展、完善了概括的思维过程,并且为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本书内容紧跟 版中学语文教材,用经典范文作为案例,并大量运用文本思维结构图,将概括的过程可视化,让读者快速提升概括的能力。
《文化观念的范式转换》一书聚焦数字技术时代的文化观念转型,指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应提高公共制度知识的供给能力,对外文化交流应以促进国民间的 可分享价值 为指归。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为*编 新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第二编 当代外国文化政策管窥;第三编 地方调研:让文化的逻辑彰显。书中收录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文章、撰写的报告以及会议上的发言稿等作品,其中对欧美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国际政治分析具有新意。
《京剧之变迁》是系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作品,是《京剧之变迁》与《清代皮簧名脚简述》《谈四脚》等三种作品的合集。 《京剧之变迁》系作者通过自身在梨园中的经历,总结其所知的戏班状况、京剧中角色的变化、梨园里的规矩等信息,集于一本书中。 《清代皮簧名脚简述》以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武旦、净、丑、票友的顺序,分门别类介绍清代皮黄腔的戏曲名角。 《谈四脚》为作者漫谈谭叫天(谭鑫培)、陈德林、杨小楼和余叔岩。
《文化学轨迹》力图系统地总结文化学研究成果,梳理文化学发展的轨迹,阐述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书力图系统全面地总结文化学的发展轨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把文化学确立为一级学科,分析文化学学科体系的框架,把文化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从系统、关系、结构方面展开分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科学品格、大众导向、人文精神。
18世纪末发端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地出现的浪漫主义,是一次波及范围大,影响深远,其“余波”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其波及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诸领域,席卷了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探讨的德国浪漫派,是这个思潮的源头,特指18世纪90年代至1850年前后由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等掀起,随后又有布伦塔诺、阿尼姆、克莱斯特、霍夫曼、艾兴多夫等大批作家参与的一场文学运动。 德国浪漫派对后世有着难以估量之影响,它不仅是现代派当中诸多流派之源,更在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论德国浪漫派》是自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来,我国学者系统研究德国浪漫派的第一部专著。不仅对德国浪漫派的形成历史研究得十分透彻,而且将德国浪漫派放入启蒙运动、德国古典文学,以及同时代的斯拉夫语世界的文学、英语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是密切联系的,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前提,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凝练。价值观自信离不开文化认知和认同,文化自信需要体现为价值观自信。没有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就没有基础,不可能持久;没有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也无法体现,不可能深入人心。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价值追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崛起,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的影响,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政党。本书在全面梳理已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传播的理论逻辑进行了历史勾陈,借助对大众文化的涵义、生成、特征及其功能的分析探究了大众文化
本书以国家文化治理为理论基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立足点,以2010—2020年为时间长度(长期视角为2050年),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和发展思路及其保障系统进行研究。以建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为核心,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研究为主导,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关键战略理论为路径,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体系为抓手形成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本课题成果立足于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与现实、全球和国家的层面上,运用多学科交叉和史论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战略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主题议程设计提出的考察,揭示了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形成的“四大动因”;通过对最有影响的四种文化战